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探访青海乐都县白石头村

走转改·一线调查:深山敬老院 建停都为难

记者  王  梅摄影报道

2013年07月25日08: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镜头三】

乡干部困惑

修建面临两难处境

马厂乡副乡长李菊青告诉记者,目前马厂乡正在建的还有2处敬老院,分别在马厂村和八旦村,预计能住8户。同样,这些敬老院得益于青海省扶贫办的奖励性住房和危房改造工程。李菊青怀着同样的困惑:现在如果不建敬老院,部分孤寡老人和特困户住房没办法解决;如果建了,将来就有浪费的可能,“除了本乡人,以后百姓生活富裕了,还有谁会住进这么偏远的敬老院?”李菊青说。

据了解,马厂乡地处乐都下北山,距县政府驻地48公里,山大沟深,是典型的“十年九旱,十种九不收”的干旱浅山地区。长期以来,农民增收难,生活困难,曾以卖血而“闻名”。近年来,青海省加大扶贫力度,针对马厂乡,修路、危房改造、劳动技能培训、科技进村,扶持养殖业和种植业等样样不少,目前已解决了全乡群众吃水难问题,还完成了全乡的低压整改,群众用上了平价电,放心电,还实现了全乡“村村通”,乡里还有了两所“希望小学”;另一方面,青海省加大了对口帮扶联点帮扶和易地搬迁工作力度,2011年,乐都县对马厂乡100户困难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总投资1196.87万元,新建移民住宅建设楼房3栋,每栋6层,每栋面积2551.32平方米,户均70.03平方米,并配套给排水、供电、道路、公共设施、环卫等工程。

如今,马厂乡人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收入多了,乡里人富了,80%以上的家庭家用电器齐全。村民李大爷说:“现在大伙的日子好了,子女也孝顺,除了现在的这些孤寡老人,以后住敬老院的人将会越来越少,再加上这里离县城距离远,运输成本高,生活、看病都不方便,10年、20年之后,敬老院恐怕会空了……” 

记者手记

从西宁市出发,记者驱车行驶120多公里,眼前的马厂乡让人欣喜:山路宽阔,满山的蒿子草、冰草郁郁葱葱,马兰花芳香四溢,鸟儿飞翔……

过去的马厂乡十年九旱,缺水少绿,百姓生活困苦。走进王全友家,记者看到除了电视机、电冰箱还有了太阳能热水器。他说这在过去是万万想不到的,以前一年四季吃的是窖水,赶上干旱时节,人畜饮水都困难。母亲为了养活兄弟几个,曾卖血十余年,这是心里永远的痛。

退耕还林、奖励性住房补贴和劳务输出等政策让马厂乡百姓受益。扶贫部门落实教育培训到户、公共服务到户、社会保障到户、社会帮扶到户政策,马厂乡走出“卖血之乡”阴影。

白石头村敬老院坐落在一片绿水青山中,这是孤寡老人的家园。他们白天劳作,相互扶持,每个人都有过凄凉的故事。他们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因为这一座座美丽的小院汇聚了无数的爱与关怀。他们恬静而又淡定:日子总算越过越好了。

百姓生活走向富裕,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大山,未来的敬老院将会越来越孤独,折射发展的同时提出一道需要破解的新课题……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25日 06 版)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