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电视问政"该如何"问下去"——聚焦2013武汉"电视问政"新变化

2013年07月24日09:41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电视问政”该如何“问下去”

从“承诺”到“兑现”

家住洪山区洪山乡政府宿舍楼的万大爷气愤地说:“煤气管道从小区门前过,我们报装燃气已经排了6年队,结果煤气公司又说要等5年,到时候,我这老头子都不知道在不在了!”武汉市燃气集团公司董事长邢耀霖现场承诺:“公司正在为武汉135万天然气用户制定新的方案,年底之前肯定能解决好万大爷的问题。”

团结大道丽华苑至铁机村路段没有路灯,居民晚上摸黑出行已有5年,急盼光明。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彭浩承诺,将采取临时照明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次日,武汉市副市长张光清到铁机村现场调研,当场表态,一周内解决路段临时照明问题,并安排工期,年底之前将正式路灯全部安装到位。

今年,“电视问政”的形式进一步拓展,为群众代表、专家代表与问政对象三者之间平等对话提供新的平台。有网友在微博上调侃,官员回答百姓提问时有“套路”:先承认“确实存在问题”,然后说“反映的问题正在改进”,最后表示“明天去现场看看”。

对于网友的调侃,连续三年在“电视问政”中当特约嘉宾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振宇说:“我们党目前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特别要注意反对新形式主义,不能换汤不换药。”

“政府原来的作用主要是管理,其次才是服务。现在,应该把观念转过来,变成主动为老百姓解决困难,解决他们关心的各种问题。”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凌新认为,政府官员必须加强责任心,把“能否兑现承诺”作为衡量官员是否要被问责的标准之一。

从“落实”看“长效”

对于“电视问政”工作,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高度重视,亲自到问政现场调研。他表示,要利用好“电视问政”这个治庸问责平台,继续保持追责和查处力度不减;还要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主动为老百姓发现并解决问题。

江汉区牯牛洲街城管执法点5米外,活动板房违建现象屡禁不止;江夏区玉龙岛小区楼顶违规加盖,城管每天巡查视而不见;京汉大道建设街旁,十多个电线杆立在道路两旁,影响市民出行……面对这些指责,武汉市城管委主任干小明回答:“下一步将按照法定程序,对违建者下达限期拆除通知书。到期还未拆除的,我们会强制执行。”

有市民质疑:“曝光后才处理,问政之前怎么不整治?”武汉市委党校教授张绍春说:“政府承诺整改问题不能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这些问题屡禁不止,说明我们目前还缺少一种长效的机制。”

武汉市委常委、纪委书记车延高认为,“电视问政”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一个临时性的承诺,而是要从种种现象的背后发现体制、观念、文化等原因,建立一种长效的机制,寻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记者 夏 静 通讯员 廖汉强)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