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 鹏
2013年07月23日08: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俩回乡大学生
带新观念,有新技术,欲在乡土展身手
“初生牛犊、朝气蓬勃”,这是记者见到林恩辉、谢思惠时的第一印象。
林恩辉25岁,2008年毕业于福建省农业大学。2011年春,拿着父亲借给她的50万元,小林只身来到海拔700多米的晓阳镇,成立恩辉农博园,准备在这片高山上发展生态、观光等新型农业。但现实却泼了她一瓢冷水。先是租地难。十几亩平地就会涉及几十户甚至上百户农民;再是人心难齐。租下的地,种下桃树不到半年,反悔的村民偷偷洒下除草剂毁了桃园。
但小林是个很坚强的女孩子。大哭了一场、父母又劝她别干,她不仅没放弃反倒干脆又拖着老爸,俩人一起上山自己动手盖了座二层板房,板子自己锯、水电自己拉,又当办公室又做宿舍楼,算是彻底扎下根儿来。
小林的诚意最终让农民接纳了她,同意与她合作栽种新品种,收益对半分。一季下来,成效立见——以往当地栽种的葡萄一斤收购价最多不超3元,亩均毛收益6000元;而用她的办法下来的,当季一斤就卖到7.8元,亩收益达到1.5万元!
另一位大学生谢思惠,主动放弃保研机会,从山东农大带着七八万元资金回乡创业。同样是种生姜,他种的一亩收益是农民的3倍;同样是种土豆,他发展了全套产业链,收益则是别人的10倍!
记者手记
“当今中国城市、工业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数以亿计的普通农民所从事的农业却仍多停留于传统方式。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时,实地调查、规模生产、科技含量、推广新品、市场导向、绿色生产……最终需要体现在生产者身上的诸多新观念、新方法、新模式,返乡创业大学生式的新型农民堪此担当。”调研结束时,记者和廖小军攀谈起此行收获时,他这么说。
驻村前一周,宁德市委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暂行办法》新策,内含从生活到生产各环节相当含金量的扶持返乡大学生的内容。“知晓率、落实率,建立返乡学生情况调查台账统计率,这‘三率’须在下月前达到三个100%!制定了好政策,就不能让政策睡大觉!”结束调查前,市委书记专门叮嘱随行市委办主任马上回去落实。
7月福建,酷暑依旧。驻村3日,笔记记得心头沉甸甸,在炎热中感受到不少凉意……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23日 06 版)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