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时代先锋

无高不攀——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黎介寿(下)

2013年07月23日15:00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无高不攀

人体5米长的小肠就像一个神秘的王国。学生们形容做小肠移植手术的导师黎介寿,“他清楚‘九曲回肠’中每一个纹路的走向,如同将军洞悉战场上每一道堑壕沟壑。”

“如果不是中国的黎介寿,亚洲的小肠移植至少向后延迟10年以上,他为万千亚洲小肠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国际同行这样评价黎介寿。

开创亚洲小肠移植先河

黎介寿与小肠移植结缘,要追溯到30多年前一位令他心痛的小姑娘——

1985年的一个深夜,一名13岁的小姑娘因腹腔大出血,大部分小肠被手术切除,剩下的肠子不能吻合。抬到南京总医院时,肠子是用两把血管钳夹住的。姑娘的父亲恳求黎介寿为孩子接一段肠子。可是,由于小肠内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细菌,做这样的移植手术当时面临排斥反应和感染两大世界尚未攻克的难题。面对此情此景,黎介寿流泪了。那一晚,他把自己关在了空荡荡的病房里。

不久,国外文献报告了第一例同种异体小肠移植获得成功的消息。这个消息给黎介寿增添了信心,而作为中国医生,他心里更增添了责任:“外国人能干成的,我们也一定能!”

黎介寿把铺盖搬进动物实验房,养猪、开刀、观察,不间断地记录和分析动物实验的每个数据。

科学研究举步维艰。仅达到动物移植术后存活24小时,黎介寿就做了近1年实验才取得突破。接着,他又定下了动物移植术后存活100天的目标。

实验条件非常简陋,室内没有空调,老远就能闻到刺鼻的猪粪便味道。人们经常看到一个浑身猪粪的老人,夏天挥着蒲扇为猪驱蝇消暑,冬天拎着煤炉为猪生火取暖。

一位外国专家到南京总医院考察,无意中撞进了黎介寿的实验室。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老天!中国的科学家在这样的条件下做实验还如此敬业,他们的小肠移植早晚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

1991年春节前,两头手术猪都已存活了80天以上,实验到了最紧张的关头。农历腊月三十晚上,一头猪身上的腔静脉管突然脱落,黎介寿撂下饭碗,带着学生紧急施救,一直忙到凌晨两点多钟。

科学实验往往残酷无情。结果,一头猪术后82天死去,另一头倒在了术后97天。

挫折激起了黎介寿更强的斗志。他带着学生一起分析失败原因,实验,再失败,再实验……1992年2月14日,黎介寿首次取得了猪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成功。这位68岁的“猪爷爷”,终于结束了2000多天与猪为伴的日子。

1994年3月12日,一位名叫杜新平的患者被推进手术室。黎介寿果断打开患者的腹腔,取肠、修肠、缝合,11个小时后,一段250厘米的小肠被成功移植到患者的腹腔内。

外国专家预言的“原子弹”爆炸了!

黎介寿终于打破了亚洲小肠移植“零”的纪录,使我国器官移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南京总医院也由此跻身全世界能施行这一手术的9个国家、24家医院行列。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