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记者观察:社会资本助力缓解看病难

2013年07月22日08: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患者在峨山医院大厅咨询。
  万 宇摄

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主要症结在于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供给不足。随着大众对医疗需求的不断升级,各种类型的私立医院不断涌现。如何引导社会资本健康进入医疗服务市场,国外的一些做法有助于我们开拓思路

印度

实施优惠政策  扶持私立医院

记者  吕鹏飞  牛瑞飞

“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中产阶级及其他低收入人群提供价廉质优的医疗服务。”印度新德里洛克兰德集团董事长拉杰什·希瓦斯塔瓦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2004年洛克兰德集团第一家医院在新德里成立,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该集团在新德里及周边地区已经拥有4家医院,另外一家医院也在紧张建设中。“我们原本计划在2020年前建成第五家医院,现在看来2015年就能完成,这所医院建成后,我们所有的医院将借助附近的地铁公交线路连接成一条便捷的医疗走廊。”谈到未来的规划,希瓦斯塔瓦信心满满。

在印度,公立医院看病便宜,但除极个别大医院外,大部分医院医疗设施、服务水平都不尽如人意,且患有疑难病症的病人需要预约就诊,等待期十分漫长,常常延误了救治时机。一般而言,私立医院医疗水平、服务质量都比公立医院高,但其高昂的医疗服务收费也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在此背景下,希瓦斯塔瓦以“提供可信赖的、负担得起的医疗服务”为口号,瞄准印度中产阶级及低收入群体,并最终在印度医疗服务领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今日印度》此前曾作过一项调查,洛克兰德医院在北印度私立医院排名中位列第一,在全印所有公私医院排名中名列第五,洛克兰德集团已然成为印度知名的民营医疗品牌。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攀升,新德里地区不少知名公立或私立医院的医生也纷纷转投到洛克兰德的帐下,而且慕名前来就医的国外患者也在逐渐增多。据介绍,去年洛克兰德集团所属各医院共收治了10万名患者,其中外国患者占了15%—20%,两年前这一比例仅为1.5%。这些病患群体大多来自非洲和中东地区。目前医疗旅游已经成为洛克兰德医院的主要业务项目之一。为此,该集团还在医院附近建立了几家宾馆,供前来咨询、求诊的国外患者入住。

据了解,洛克兰德集团计划再投资50亿卢比(约合5.05亿元人民币),将洛克兰德各医院与散布在新德里及其周边地区的医疗服务志愿者、医生、护理之家、小诊所等联系起来,最终建成一个覆盖到农村地区的高质量医疗健康服务网络。

希瓦斯塔瓦向记者介绍,印度各级邦政府享有提高、改善邦内医疗设施的全权,中央政府可以帮助邦政府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对于获得了印度国家医疗机构鉴定委员会资格证书的私立医院,印度政府还专门制定了相关的鼓励政策,以促进它们的发展。如果这些医院建在农村和小城镇,将会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此外,印度政府还对公私合办的医学院提供土地方面的优惠政策。“我们也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我们正计划建立一所医学院,用于培训医护人员,这所医学院将于2018年建成。” 希瓦斯塔瓦说。 

波士顿咨询公司顾问孙瑶介绍说,印度的医疗制度很有特色,在医院领域算得上是一个国退民进的例子。政府运用多种政策推动私立医院发展。据统计,印度私立医院数量占比已由1992年的不到20%上升到2010年的70%以上。

印度私立医院实际上是在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印度人口众多,近年来老龄化问题突出,大众对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存在巨大缺口。

印度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较低,公立医院医疗设备差、医生态度恶劣、看病等候时间过长等问题不断涌现。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意识到必须借助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才能实现其全民健康的目标。1982年,印度在《国家卫生政策》明确表明要通过私立医院改善医疗服务,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其后又出台了一系列实施细则,包括为私立医院提供低利率贷款、廉价土地、鼓励外商进入、引入私人保险、开放医疗旅游和税收优惠等。1991年印度政府颁布《结构性调整政策》之后,中央政府对医院的投资大幅度降低,更进一步刺激了社会资本进入医院市场。印度政府也逐渐摸索和私立医院的合作模式。例如,德里市的阿波罗医院是由政府提供土地,作为回报,该医院也为当地提供一定量的免费医疗服务,比如免费床位、诊断等。

得益于政府的优惠政策,各类资本纷纷进入医疗服务市场,印度的私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步扩大规模,形成医院连锁或者大型医院集团。甚至有些医院通过多年拓展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比如亚拉文眼科医院就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和器材生产厂家,不仅在治疗水平上有所建树,还能大幅降低经营成本。为提高知名度并回馈社会,亚拉文眼科医院还时常组织一些公益项目,提供免费的眼科治疗和手术。

总体而言,私营资本对印度整体医疗保障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在私立医院飞速发展的同时,公立医院由于缺乏投资,基础设施、医疗水平差,与私立医院的发展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如何加强对广大农村居民和贫困人群的医疗保障成为新课题。

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