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汉族军官和他的维族家庭

2013年07月11日10:43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陶辉(右)和哈力克·买买提在一起。 冯彦宁摄

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最近在托克逊县各族群众中传为佳话。

托克逊县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西端,县里的维吾尔族村民哈力克·买买提一家,倾心抚养汉族孤儿陶辉成为一名优秀军官,而陶辉又真情反哺维族父母、帮助他人。

“傻孩子,你怎么不回家”

今年24岁的陶辉,是新疆军区某步兵团一营机枪连副连职排长。他的命运,与一户维吾尔族家庭紧密相连。

1989年,陶辉出生。在他1岁半的时候,母亲患病去世。陶辉2岁那年,随父亲陶金来搬至托克逊县夏乡巴扎村,租住在村民哈力克·买买提家。哈力克是一名复员老兵,回乡后种果树、卖羊肉,他们养育3个孩子,生活并不富裕。

在建筑工地打工的陶金来早出晚归,无暇照顾年幼的儿子。房东哈力克夫妇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主动当了小陶辉的“保护神”。小陶辉衣服脏了、破了,哈力克的妻子再乃提汗帮着洗补;抓饭做好了,她会给小陶辉盛上满满一碗。

2004年的一天,陶金来因病去世,15岁的陶辉成了孤儿。

寒假到了,失去父亲的陶辉在宿舍里孤独无助。没想到第二天,哈力克就来了,他拍着陶辉的肩膀说:“傻孩子,你有自己的家,怎么不回家呀?”顶着凛冽的寒风,哈力克骑摩托车带陶辉回家,他宽厚的肩背,让陶辉感到像靠上一堵遮风挡雨的墙。再乃提汗给陶辉起了一个维吾尔族名字:托合塔洪(意为“留下来的孩子”),陶辉从此有了一个温暖的家。

学习成绩优异的陶辉,为了减轻家中负担,报考了国防生。接到新疆大学录取通知书时,陶辉一路飞奔到菜市场报喜。正在卖羊肉的哈力克,端详着通知书激动地说:“太好了,肉不卖了,咱们好好庆贺一下。”父子俩兴奋地回到家中,将卖剩下的几公斤羊肉做成抓饭,招待闻讯而来的亲朋好友。那一夜,哈力克家格外热闹,大家都来为哈力克这个汉族儿子道喜。

“把爱传递下去”

大学毕业后,陶辉分配到新疆军区某步兵团服役。从孤儿成长为军官,陶辉始终对哈力克一家心怀感激。2010年,陶辉把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寄给哈力克。收到钱,哈力克第一时间打来电话:“你不该寄钱来。以后你要成家、买房子,钱要存起来。”

2012年冬天,陶辉有一段时间没回家了,再乃提汗非常思念,想着想着就掉眼泪。冬天,天寒地冻,再乃提汗执意要去,几经转车,一路打听,她终于来到陶辉所在的部队。

冰天雪地中母子相拥,陶辉大声喊道:“阿帕(妈妈)!”

再乃提汗愣住了,这是陶辉第一次叫她妈妈!愣了几秒,再乃提汗再次抱住了陶辉。从此,陶辉对哈力克·买买提夫妇的称呼从“叔叔阿姨”改成了“爸爸妈妈”。

2012年2月,陶辉第一次回家探亲。在和再乃提汗聊天中,陶辉得知以前的邻居古丽比热·艾买提家小孩巴哈迪力在托克逊县开斯克尔小学读四年级,成绩优异,却因父亲车祸去世导致家庭贫困。巴哈迪力的哥哥14岁,弟弟也才4岁,母亲古丽比热用当保洁员的微薄收入艰难抚养着3个孩子。陶辉立刻让再乃提汗·艾买提转交给巴哈迪力1000元。他说:“我也是得到大家帮助才有了今天,我要把这爱传递下去。”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