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用好新媒体 发挥正能量

2013年07月09日08: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认识新媒体

用好新媒体

求是杂志社机关党委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会传递出正能量,如果使用不好则会造成消极影响。当前新媒体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挑战:一是不同舆论场之间分化趋势明显。在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舆论场、新兴媒体舆论场这两个舆论场之间的关系更加纷繁复杂。二是舆论“去中心化”的特征渐趋突出。随着博客、微博、社交网站、移动通讯终端等基于人际传播的互联网应用,新媒体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大众传媒属性,传播呈现去中心化的趋势。三是“信息污染”现象有所显现。日益丰富多样的新闻信息在更好地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迷雾”、“信息污染”等弊端和难题。四是“网络动员”越来越强大。在自媒体时代,网络动员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机关党组织用好新媒体、发挥正能量的关键,一要兼顾“两个舆论场”,创新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格局;二要及时回应热点,准确把握节点;三要主动设置议程,提高引导主动性;四要营造有利环境,挖掘利用多种资源。

办好新媒体

迎接新挑战

中国经济网传播中心党总支

中国经济网置身于新媒体行列,也面临新媒体迅猛发展带来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和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商业门户网站对重点新闻网站形成了巨大冲击,网络媒体间人才争夺愈加激烈。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新闻传播正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新媒体的发展也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更加领先的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方法。面对严峻挑战,中国经济网始终坚持“三个毫不动摇”:坚持网站新闻媒体属性毫不动摇,推出中文简体、繁体,英语、德语等多语种版本,扩大正面宣传影响力;坚持网站国家队品牌毫不动摇,紧紧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基本方针;坚持网站财经特色不动摇,拥有宏观经济资讯、产业经济、财经新闻、国际经济等十大经济类权威板块,在业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在新媒体时代,中国经济网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办好新媒体,使网站这个承载着多种新媒体手段的平台扩大影响力,成为在舆论场上发挥正能量的主力军。

创新方法途径

发挥引领作用

新华网党委

新媒体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为负面新闻、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当前的新媒体领域,可以说是正能量与负能量交织,主旋律与“杂音”、“噪音”并存。如何适应新形势、新技术发展,让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新媒体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阵地,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破解的重要课题。几年来,新华网不断创新实践,探寻发挥正能量的方法途径。一是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正面引导。坚持“改文风”的要求,用“政治家的头脑”和“艺术家的手法”,以“娓娓道来”的方式,真正把社会责任落实到行间字里。二是开办手机党校,创新党员学习教育模式,形成掌上“大课堂”,至今已播发300余期,新华社总社240余万人次接收阅读。三是建立“微博党支部”,利用党务微博大厅把众多工作、生活地点分散的党员连接起来,参加网络组织生活,以虚拟的手段实现了真实的沟通与交流。四是开展微公益活动,利用微博平台组织公益活动,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引领、示范作用,助力公益事业。

坚持正面宣传

彰显生气正气

中国网党委

互联网以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互动功能强、覆盖人群广、时效性强等特点在现代传媒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尤其是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发展,使互联网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用户群,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要求,中国网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开辟与党员群众沟通的新渠道,培养党员群众主流意识,向广大网民传递社会正能量,彰显生气、正气。利用多语种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海内外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坚持正面宣传不动摇,设立国情库、观点中国等多语种多媒体品牌栏目,开设官方微博,在宣传报道工作中正面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主流。推动党建工作与互联网平台有机融合,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为突破口,通过开展内容全面的培训、走转改等方式,鼓励员工开拓视野,提高提取正面信息能力,向党员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权娟)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