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法国记者 王 芳 崔 悦
2013年07月03日08: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
举行2013国际资本峰会的鲁特西亚酒店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到来挂起了中国的五星红旗。 |
![]() |
中国企业家在达索系统公司体验运用3D技术对超市货架商品进行管理。 |
结识新朋友,收获务实成果。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团在对法国近一周的访问中,同法国政界、企业界和学界进行了广泛交流与互动。此访不仅促成一些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或初步意向书,而且在法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法国最大的全国性报纸《费加罗报》7月1日仍在持续报道参加此行的中国企业家及其企业。
集体出访
发挥民间外交巧实力
“这种访问在中法关系中是罕见的。”《费加罗报》如此评价。代表团的主体是30多位重量级中国民营企业家,政府官员为此行牵线搭桥,法国总统奥朗德亲自发邀请,学者作为顾问陪同访问。与以往单个企业组团到国外找市场谈生意不同,这一次是民营企业家们抱团走世界,发挥民间外交巧实力,向更多的法国人乃至欧洲人讲述“中国故事”。用代表团成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话说,个人带来的是“火花”,团队带来的是“火炬”,可以点燃中法商业合作和人民交往的更大热情。
本报记者在跟踪采访中发现,整个访问日程排得满满的。企业家们除了走访总统府、外交部和参议院外,还参观了达索系统、源讯、施耐德电气、卡地亚等知名企业和巴黎高等商学院,并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国际资本峰会,同欧洲200多位企业界领导人展开了深度对话和思想碰撞,探讨中欧经贸前景及中欧企业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
法方给予代表团的高规格接待和礼遇格外引人关注。法国《世界报》称,法国总统府和外交部“隆重接待”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爱丽舍宫“为他们铺上红地毯”,奥朗德不但会见还设宴招待了他们。他逐一回答了中国民营企业家们提出的问题,并当即安排身边内阁成员帮助解决他们在法国投资合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面对面的交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比原计划增加了一倍。法国外长法比尤斯表示,在法国外交部接待一个来自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代表团,在20年前甚至10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他“感到非常荣幸”。
法国参议院副主席、前总理拉法兰告诉本报记者,为了代表团能成行,他本人以及法国外交部、参议院从半年前就开始做大量的联系和筹备工作。所到之处,中国企业家们均受到热烈欢迎,会场内外悬挂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参观、讲座的内容也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准备。
增信释疑
法欢迎我企业寻商机
蒙牛集团创始人牛根生对本报记者说,此行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素质高,关心国家的繁荣昌盛和行业的整体发展。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中国民营企业家能有今天的地位,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和国力提升的大格局。
民营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已超过60%,吸纳就业人口80%。在中国非金融领域海外投资总额里,民营企业约占40%。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富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群体,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不止一位企业家告诉本报记者,他们感觉到,法国人依然对中国和中国经济,特别是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了解不够。代表团需要不断向他们澄清,打消其疑虑。
中国企业家俱乐部顾问、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反复提到“恐惧”这个词。他认为,不了解才产生恐惧。应该采取积极态度,用行动战胜外国对我们的恐惧。克服了恐惧,就能带来合作。法国新兴企业协会主席李弥德也认为,法国对中国的担心和害怕是没有道理的,法国应当欢迎和帮助所有的中国企业来法国寻找商机,为它们解决实际困难。
爱国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军在访法期间宣布,准备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开一家“爱国者联盟”品牌店,集中展示来自中国的民族品牌。他还表示,来巴黎发展的目的是寻求共赢,而非中国企业单方获利。提及此,吴建民强调:“如果这样的行动多一些,恐惧就会慢慢消失。”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文京以其亲身经历,介绍了中国公司如何借助欧美企业技术把自己的产品推广到中东、非洲甚至欧美等第三方市场上的经验。他说,大家是互补的,而且是增值的,最后是共赢的。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