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海口市交警支队通过媒体发布,对全市34个红绿灯进行优化,将以往的直行信号和左转信号同时放行改为路口对向直行信号同时放行、左转信号同时放行。然而措施一经实施却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大拥堵。(工人日报 6月23日)
实事求是的讲,海口对红绿灯进行“变脸”优化,目的是为了调整红绿灯的方式缓解堵车,出发点还是不错的,方法也算惠而不费。但效果却是“南辕北辙”,缓堵的措施成了拥堵的制造者,最终实施仅5天后便被紧急叫停,引起了一片谩骂声。此次短命的红绿灯“变脸”,成了朝令夕改的儿戏之举。
究其原因,是对实际路况缺乏科学论证,具体实施上也准备不足。红绿灯的作用是指导车辆和行人安全有序地通行,如果设计不科学、不合理,不仅无法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甚至还会大大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此次海南优化红绿灯既没有科学论证,同时也没有宣传到位,使得一些市民不清楚红绿灯改变了放行方式,到达路口时可能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并且信号灯和标线存在矛盾,信号灯改了,地上导向车道的标线却是依旧,可能致使部分司机手忙脚乱,发生意外。于是乎,一项本应受人称赞的善政就因为这样不科学决策和突然的实施,几乎成了拿交通安全和群众生命当儿戏的乱政。
不仅红绿灯“变脸”,这样关乎交通安全和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不可儿戏,只要是公共决策都不可草率、儿戏。因为政府的每一项公共决策都要占用行政资源和社会财富,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政府公共形象的好坏。只有那些充分科学论证、合理有序实施的决策,才能达到制定决策的初衷,否则就会遭遇民意反弹和“实施不适”,导致政府公共形象受损,甚至是变成了“好心办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