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6日08: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过多干预只会扰乱市场
驻美国记者 吴成良
美国激起全球光伏产业贸易战
美国多晶硅制造商赫姆洛克半导体集团新闻发言人贾洛德·奥普丁日前告诉本报记者,由于全球太阳能产业的波动仍在继续,而且美国、欧盟、中国的贸易纠纷仍不明朗,今年1月集团在密歇根州和田纳西州工厂的400名员工永久性下岗。该公司在田纳西州兴建的工厂已经接近完工,鉴于目前市场状况,工厂投产时间已经被推迟。
赫姆洛克半导体集团是全球多晶硅原料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由美国道康宁公司、信越半导体与三菱材料集团合资成立,道康宁是主要股东。“过去几个月对赫姆洛克半导体集团来说是极端困难的。”赫姆洛克总裁安德鲁·托姆迪克表示,在美国、中国与欧盟之间悬而未决的贸易纠纷是该公司做出裁员决定的主要考虑。“来自中国的多晶硅订单已出现显著下滑,而中国是我们产品的最大市场。”
人们注意到,继美国发起“双反”调查并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之后,欧盟也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发起类似调查,中国则对美国、欧盟、韩国的多晶硅发起调查。美国的行为激起全球光伏产业的贸易战。美国许多企业发表声明,公开谴责太阳能世界公司以及其他少数几家光伏企业发起的贸易诉讼。
贾洛德·奥普丁强调说:“我们一直认为,打贸易战,没有哪个国家或哪个产业会成为赢家。”
美国杜邦公司光伏解决方案全球市场总监康拉德·伯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开放和公平的贸易体系对于全球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种体系使全球协作成为可能,并刺激能源市场转型,加快太阳能发电“电网平价”的实现。同时,开放的贸易体系使光伏电池生产商能够获得最高品质的原材料,用于生产高效、可靠的电池模组。人为设置贸易障碍,将阻碍一个强大的、具有竞争力、可持续的产业的形成,给消费者和投资者带来重大不确定性。贸易纠纷将增加光伏面板的成本,并伤害上游的光伏材料和设备供应商,以及下游的能源消费者,也必将危及美国和其他地方太阳能产业的就业机会。
伯克表示,相关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应该尽快谈判解决贸易纠纷,创造一个基于公平规则的全球贸易体系,最大限度减少对光伏市场和供应链的干扰,促进全球光伏产业继续快速发展。
美国在太阳能领域去年流失8200个就业岗位
自从去年5月美国商务部发布初步裁决以来,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回看这场贸易调查对美国的影响,太阳能产业协会主席罗恩·雷施说,“一方面,征收关税后,太阳能电池价格并未飙升,另一方面,也没有达到支持征税者所期望的美国国内制造基地得到重建的效果。”对产自中国大陆的产品征高额“双反”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出口下滑显著,不过,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美出口飙升。
太阳能研究机构美国太阳能基金会说,美国在太阳能领域去年总共流失了8200个就业岗位,约占当年全部就业的22%。根据经济咨询机构“环球透视”(IHS)的数据,美国今年太阳能电池的价格保持了稳定。原因是,虽然来自中国的进口减少了,但来自亚洲其他地区的进口增长了很多,还有一些光伏电池制造商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大陆之外,绕开了美国征税。
英利美国分公司总经理罗伯特·彼得里纳表示,“双反”对美国没有影响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美国目前的光伏电池价格高于世界其他地方,这是“双反”导致市场扭曲的一个证据。
《金融时报》警告,相比美国,欧盟自身遭遇的后果会更为严重。“欧盟关税的伤害更大。”绿色科技媒体公司研究部门负责人谢尔·卡恩说,欧盟市场规模更大,是美国的4倍,而且欧盟“双反”涵盖的中国产品范围更广,如果对中国产品加税,欧盟将很难找到替代进口来源满足市场需求,欧盟的太阳能面板价格可能飙升。
>> 点评 <<
损人不利己
白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对欧盟来说,靠“双反”手段制裁中国的光伏产业就是为了“吃独食”,但欧盟的这种做法是“损人不利己”。
首先,世界各国的光伏制造业起步时间都不长,技术差距并不像电子信息、汽车等行业那样大。与欧盟相比,中国还占有规模经济与劳动力资源方面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有条件使光伏产品做到物美价廉,而欧盟起码很难做到价廉。即使“赶”走中国厂商,欧洲当地的厂商也未必完全能填满“腾”出来的市场空间。
其次,欧盟滥用“双反”手段,中国方面不可能总是无动于衷。2012年末,中国已对欧盟的多晶硅发起了“双反”调查,但是多晶硅涉案金额较小,不排除在光伏以外的其他领域做出反应的可能性。
再次,中国的光伏产业链在欧洲国家的延伸部分很长,除了上游的多晶硅等原材料部分外,欧盟国家在进口、安装、售后服务等下游环节也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间。据估计,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仅德国就会有超过8万人失业,而在全欧洲范围内,将会有接近25万人的“饭碗”受影响。
片面追求“单赢”,会使欧盟国家付出更大成本。欧盟国家在对华光伏案上需要使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大体均衡。欧盟应该更多从“双赢”角度看待中国光伏产品在欧洲市场拓展空间。欧盟的蛋糕做大了,更多国家能从欧洲经济复苏过程中获益。
破解中欧光伏困局,只要追求“双赢”的预期收益大于“单赢”,就存在着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基础,而谈判又是妥协的艺术,需要参与各方为此支付成本。
《 人民日报 》( 2013年06月06日 23 版)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