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从校训看中国大学的价值追求

——关于“211工程”高校校训的分析与思考 
调查人:王洪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3年06月04日09:17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践行与传承

2002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在《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一文中对大学校训作了这样的概括:“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校训的订立遵循本校的风格特色与历史传统,是大学文化精神、制度精神和理想主义精神的抽象表达。例如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蕴含着北大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心、五四运动策源地的精神气质,反映出北京大学从建校之初就担负着民族复兴的愿景,与国家、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传统。

大学校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育人效果。校训中蕴含的大学文化基因通过入学教育、持续育人、终生影响的链条一以贯之地渗入学生的内在世界,塑造其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学生早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对校训所凝聚的大学精神产生共鸣。大学的精神气质在校风学风、历史传统、名师校友、基础设施等诸多外显标志中得以凸显,在社会上形成特定声望。学生对既定大学的选择蕴含着对其精神的接受与认同,校训在学生与学校达成共识、产生共鸣的良好开端中发挥着显著作用。

学生入学后,首先通过入学教育感受校训所凝聚的大学精神,先于专业教育建立起对整个大学的亲切感和价值认同。以北京大学为例,学校史知校情是入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参观校史馆,学生感知到北大校情与中国命运同兴同衰的水乳交融,进而对“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所包蕴的北大精神产生更全面的认识、更深刻的认同。

学生在校期间,校训以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外显的物化标志实现持续育人目标。校训包蕴的内在精神具有导向作用,精神价值转化为强烈的实践动机,推动更多学生在以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的召引下奋发有为。外显的标志物化了以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内化为师生的观念形态和心理状态,使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受到持续感召。

校园文化在青年学生身上烙下了终生的影响,成为其大学时代的见证与一生眷恋的情感源泉。学生毕业后融入社会,将校训所凝聚的大学精神辐射到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场合,使与校训相契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范围内传播,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不竭精神动力。

值得注意的问题

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集中概括和提炼。大学精神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和载体,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校训更多地基于本校情况确立,具体规定若干项学生应该遵守的为学、为人标准,这些标准虽然有着较高的精准度、本地特色和时代特征,但有的对国家的综合发展与社会进步缺乏全局性的考量,有可能对学生造成片面化引导。

不同的高校,大学校训的强调侧重不同,师生受到的精神熏陶与价值导向因“校”而异。华北地区以华北平原为主,山深沉、土厚重,“实”的精神融入到大学精神中;东南部地区因沿海的地理优势,历来是各种新思想、新事物的汇聚地,求“新”求“异”成为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西部地区处在内陆,民风淳朴,“诚朴勤仁”也就更多地体现在大学校训中;华中地区是我国近代史上人才荟萃之地,“济世”的精神展现了这个地区独特的家国情怀;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具有北方的“强”壮和巍巍山川,“强”就成为该地区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

不可避免地,在注重“德”的高校中,“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观更易于被接受;在以“真善美”“诚朴勤仁”为校训的高校中,“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早已深入人心;以“济世”“强”为校训的高校,相应地更愿意接纳“富强”“法治”“爱国”等价值观。如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势必对师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片面化引导,久而久之亦无法立足国家发展全局,不利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合格人才。

同时,由于处于大学形而上的最高层级,校训简约、凝练的同时,显得操作难度较高,普及难度较大,这也使个别大学面临校训脱离现实的困境。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