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日报刊发《破格提拔干部要从严》一文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接续奋斗。破格提拔可以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拓宽渠道,为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提供平台,为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实现干部队伍新老交替储备人才。
如果把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正常晋升比喻成一匹常马,那么破格提拔则好比一匹烈马。
众所周知,烈马性情暴烈,比常马更难驾驭,一不小心就会伤人坏事。诸如湖南省湘潭县27岁副县长徐韬,广东省揭阳市27岁副区长江中咏,安徽省望江县22岁团县委副书记常骏生等一系列事件,让我们看到,破格提拔作为一匹“烈马”,如果严密的制度、严格的程序来“驾驭”,就很容易“脱缰”。破格提拔一旦“脱缰”,就会“南辕北辙”,不但不能达到选贤任能的目的,反而会降低选任用人公信度。
但值得肯定是,只要驾驭得当,烈马亦是好马。就破格提拔本身而言,是年轻干部选拔任用的积极实践和有益探索,“驾驭”得当,能够打破传统单一化的选人用人制度形式,为优化人才选用制度健全与完善注入活力。事实上,很多才能卓异的人才正是通过“破格”的途径脱颖而出,进而做出了不同凡响的业绩。从最年轻市长周森锋,到“火箭干部”焦三牛,他们都是破格提拔,虽然一度引发公众的质疑,但因工作成绩突出,程序公开透明,最终还是赢得了公众的掌声和认可。
烈马虽然难以驾驭,但出于“驰骋万里”的现实需要,又不能“因噎废食”,放弃驾驭烈马。党和国家的事业要想取得蓬勃的发展,就离不开破格提拔这匹“良驹”。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曾指出:“提拔干部不能太急,但是太慢了也要误现代化建设的大事……特别优秀的,要给他们搭个比较轻便的梯子,使他们越级上来。”
烈马不同于常马,要驾驭好破格提拔这匹“烈马”,就需要更加高超的驾驭技巧,而这些技巧就体现在微观制度设计上,必须要有严格的标准,严密的程序以及严明的纪律。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组织部门对破格提拔的“驾驭”技巧还不够娴熟,才导致了破格提拔的时常“脱缰”。
虽然,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中,对破格提拔有相关规定。但是,在具体条件和程序等一系列操作性问题上,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规范性文件,只有少数省份出台了具有试行性质的相关文件。也就导致了一些地方,在具体操作时难免出现不妥之处,甚至出现借破格提拔之名行谋私之实的情形。
俗话说:“好事多磨”。对于破格提拔这匹“烈马”,我们看到,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正承担起“驯马师”重要责任,在严格标准、程序、纪律等方面,积极努力提高“驾驭”水平。也希望他们在自身努力的同时,不妨更多地让群众参与进来,监督起来,借助大家的帮忙,一起驾驭好破格提拔这匹烈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