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巨灾重建 五年回眸

汶川见证“中国力量”——写在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之际(下)

记者  刘裕国  王明峰  田  丰  朱卫禄

2013年05月13日08: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衷共济凝聚制度优势

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强震发生。

“绵阳曾是地震重灾区,知道灾区人民需要什么。”第一时间得知震中地点,火速赶赴市应急指挥中心的绵阳市委负责同志致电雅安市领导,获知当地灾情严重,立即指示启动支援雅安市抗震救灾工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芦山如是,玉树如是,汶川如是。

“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我们都是玉树人!”“我们都是芦山人!”

温暖的话语,凝聚着共同的心声。

芦山县城居民王玉丽身怀六甲,婆婆在地震中罹难,丈夫受重伤、入院治疗。地震当天起,王玉丽一日三餐吃的都是街坊姐妹们送的“百家饭”。邻居彭继梅把从家中抢出来的鸡蛋送给了王玉丽,却舍不得让自己10岁的孩子吃。

这样的一幕幕,在汶川、玉树都曾出现。

汶川突遭劫难,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农民宋志永坐不住了。地震当天晚上,他便心急火燎地独自出发了,临行时给每位兄弟发了短信:“我先走了,你们随后跟上!” 

剩下的12位兄弟如约赶到绵阳,立下“伤亡一律自负,保证帮忙不添乱”的军令状,直奔北川与宋志永汇合。他们和救援部队一起,在瓦砾中搜寻幸存者,救出25人,清理出60多具遇难者遗体。随后,13位农民兄弟又赶到安县晓坝镇,十几天里,他们帮助搭建起300多顶帐篷,装卸救灾物资上百吨。

“唐山十三义士”的事迹传为佳话。

爱的力量强劲传递。灾难面前,一双双温暖的援手,让灾区群众在绝境中逢生,在感动中振奋。

“地动山摇摇不散中华魂魄,山崩地裂裂不开万众一心。”这幅灾区大地上醒目的标语,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彰显的是祖国大家庭守望相助的炽热情怀。

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当灾难再次降临,一个个慷慨解囊的义举,一次次举国相助的行动,再次书写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品格,汇聚了抗震救灾的深厚力量。

位于都江堰市东北面的壹街区,有一个占地66亩的人工湖。俯视湖心岛,形状犹如两手相握。“这寓意壹街区由上海和都江堰联手打造,我们是一条心、一家人。”壹街区现代服务业功能区负责人周宝琦说。

壹街区核心区是汶川震后上海市对口援建都江堰市的重点项目,双方携手打造灾后重建城市综合配套项目,解决群众安居问题。

汶川地震后,“一省帮一重灾县”对口援建机制建立。承担援建任务的省市全力支援灾区,即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决心不变、目标不改、力度不减。

走进绵竹市金花镇玄郎村,一幅美丽乡村的图景映入眼帘。规划有致的民居,干净整洁的道路,绿树掩映的场院,村门旁一家名为“玄郎人家”的农家乐里,游客品茶品茗闲聊。

玄郎村是汶川灾后异地重建的一例。在江苏武进的援建下,从新址破土动工到农房全部建成、基础设施同步配套,只用了半年多时间。“2010年1月8日,422户居民过年前全部搬入新居。”村支书孙秀华感佩至深。

“首都标准”“山东情谊”“广东速度”“上海质量”……这些特定名词的背后,是对口支援省市高度负责、精益求精的精神。

在汶川,来自珠海的工程专家张彤被称为“拼命三郎”,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援建中,张彤骨折动了手术,右小腿里夹着一块钢板,仍然每天拄着拐杖到工地。

在北川,提起崔学选的名字无人不晓。他是山东潍坊市原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也是北川新县城建设组第一任组长。2008年5月,到北川不久,崔学选的身体就出了问题,为了坚持工作,要吃下平常剂量两倍的药。北川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的病情不断恶化。同事劝他回山东治疗,崔学选左推右拖,就是不肯走:北川两万多群众还盼着早点建好新房子呢!

崔学选终于病倒了,弥留之际,仍然牵挂北川。已经无法说话的他示意女儿拿来纸笔,艰难地写下一行字:“回北川,给孩子(指孤儿姊妹)钱,叫她们(指妻子女儿)去,这事重要。”

5年来,在绵延300公里的汶川地震灾区,援建省市和灾区人民一道,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援建结束了,帮扶远没有结束。

在什邡市人民医院,很多外地患者慕名而来。院长陈荣久将其归因于北京“后援建时代”的持续帮助,“北京不仅仅援建一所漂亮的医院、提供一批先进的设备,更是提供了顶尖医疗资源的制度化对口援助。目前,北京来的对口专家,医院常年保持6人左右。”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吴斌、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