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一些机关单位向基层单位借调干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每年退休干部的人数不减,而“逢进必考”的公务员录用人数所限,导致单位人手不够用;二是一些干部进取心强,主观上希望在上级岗位中更好地锻炼成长。
从实践看,借调干部的做法的确有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借调干部一般是年轻的选调生、公务员或基层业务尖子,他们大都学历高、素质高、工作积极性高,用起来比较顺手,有利于推动工作;对于借调干部来说,上级单位的工作质量要求更高、工作节奏更快,能够更好更快地提升素质。但同时这一做法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单位用惯了素质较高的“现成”干部,自然会在培养和整治单位内部工作消极或业务不强的“庸懒”干部上的投入减少,容易造成单位内部借调干部繁忙与个别正式干部闲散并存的乱象。此外,也加重了借调干部单位“人手不够”的问题,影响了基层工作效率。所以,对于机关单位来说,要“借调”也要“挖潜”。
机关单位要注重挖掘本单位干部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这也是解决“人手不够”问题、提升干部素质和单位工作效率更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要探索科学用人机制和完善激励约束制度,进一步激发得力干部工作劲头儿,使之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做好工作。同时,找准“庸懒”干部“病灶”,有针对性地引导干部增强工作责任心,提升综合素质。要给工作责任心不强的干部多压担子,给定时间任务,及时跟踪问效;要对组织纪律性差的干部加强思想引导,强化制度约束,使之提高工作效率;要对业务不精的干部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总之,要因人制宜给干部“充电”,激发干部潜能,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争先意识,从而更好地做好工作。
由此可见,借调干部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单位的用人所需,而挖掘本单位干部潜能,更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干部素质,促进工作效率提升。因此,各级单位在借调高素质干部的同时,不妨多花些心思挖掘本单位干部的潜力,激发工作热情,努力培养出一支能干、会干、精干的干部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