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28日08: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3 有什么经验启示
启示一: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平度没有简单地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而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按社会化大生产理念,推进三次产业分工协作,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近些年,平度农业劳动强度降低、收益增高、非农就业和非农收入机会增多,农民就地就业、务农兼业意愿增强。调研组对80个农户调查显示,79%的家庭不愿转出土地,最重要的理由是“种地很容易,也能够赚钱”。平度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注重利用基地、示范园、养殖小区等平台;注重推进农户联合与合作,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深化分工协作。平度实践,既挖掘了家庭集约化经营潜力,又增强了农户专业化经营能力,也提升了农业经营组织化、社会化水平,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提高了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启示二:增加现代要素投入能够深挖家庭经营增产增收潜力。
平度没有一味追求扩大单一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要素规模,而是更加注重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家庭经营能否克服农业弱质性强、比较效益低难题,已经成为学界争论的热点,如何挖掘家庭经营增产增收潜力?平度在当前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投入结构难以突破和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培训等途径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了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借助新型主体和各类平台,向农户集成推广适用技术,有效提高了家庭经营的集约化水平。
启示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先导性力量。
平度没有采取人为推进土地流转的办法扩大经营规模,而是通过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户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
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户家庭经营的外部组织化、规模化水平。目前,平度农民合作社已覆盖80%以上的乡村,带动1/3的农户,联结近1/3的耕地,在承包地流转比例不足4%的情况下,实现家庭外部适度规模经营。平度的做法,在尊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的前提下,使家庭经营获得了外部规模扩张带来的经济效益。
启示四:构建产区集中、布局连片专业区是实现农业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平度没有首先采取大规模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办法推进劳动专业化,而是从分业开始,重点促进农业产业专业化区域布局。
平度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努力在促进农业专业化区域布局上下功夫,形成布局连片、优势突出的平南、西南优质粮油区,平东、东南优质蔬菜区,平北、东北果品区,平西、西北畜牧养殖区,培养了大批特色专业村镇。
启示五: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要综合打造。
平度没有用行政办法强制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而是通过市场引领提高农户自觉性。
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仅要有集群式集约化发展平台、健全的市场体系和完善的基础支撑,更要有大农业发展观念和大产业体系观念。平度依托资源优势和农业专业区,建设了大量的产业集群发展平台,建成了多层次、多功能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既壮大了主导产业,又加强了产前、产中、产后的网络联接和要素整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启示六:政府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有利于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
平度没有简单地把创品牌归结为企业行为,而是首先充分发挥政府在组织、宣传、推动上的主导作用,通过高端引领和市场差别化策略,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
推进农业标准化、精致化生产,通过高端引领和差别化运作,对农产品分等定级,对不同等级农产品实行差别价格,如不同等级的马家沟芹菜从上百元到几十元、十几元、几元不等,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通过持续多年的营销宣传,提高了知名度,促进了优质优价。
(农业部党校调研组 执笔人: 朱守银 段晋苑 柳金平 赵 迪 邵 科)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