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 毅 潘少军
2013年04月27日08:3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北方沙尘天气得到很大缓解,与造林种草、增加植被密不可分
专家介绍,沙尘天气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沙尘源,即丰富的沙尘物质条件;二是适宜的天气条件,主要是大风;三是近地层热力对流不稳定。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教授级高工王信建表示,近十多年来,长期肆虐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天气得到很大缓解,沙尘天气发生频次和强度都处于近50年来的较低水平,这些现象虽然与气候变化有关,但也与造林种草、增加植被密不可分。
2000年后,我国将林业生态工程整合为六大重点工程,积极推进跨区域、跨流域、跨行业的大规模生态工程建设。比如,我国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以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原保护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相继启动了新疆塔里木盆地防沙治沙、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等区域性防沙治沙工程项目,对沙化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治理,规模推进,全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01年左右,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出现由增加变为减少的拐点,由此前年均增加3436平方公里沙地变为年均减少1717平方公里地,相当于由每分钟增加10亩沙地变为每分钟减少5亩沙地。
“因为植被增加,我国沙尘暴的危害确实在减轻。”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监测处处长李梦先说,比如2006年是近十年来沙尘暴强度最大、对人们影响严重的一年,但无法与过去的沙尘暴相提并论。过去强沙尘暴往往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大量牲畜丢失,1993年5月5日甘肃武威遭遇“黑风暴”,导致70多人死亡,而现在不会出现类似情况。
气候变暖导致大风天气减少,2000年后北方春季降水明显增加
廖要明说,大气具备强的热力不稳定性,产生边界层大风,将沙尘吹起,由上升气流将其输送到较高的空中,再由中低空的急流将沙尘运输到较远的地区,由于沙尘自身的重量,在传输过程中沉降下去,就为沿途地区带来了沙尘天气。“大风天气减少,也是沙尘减少的一个原因。”
为什么大风天气会减少?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高级工程师王启祎博士表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春季气温偏暖趋势也很明显,北方地区春季气温近50多年来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温0.34℃,升温率高于中国整体平均水平。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除2010年和2011年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以外,其余年份气温均接近或高于历史同期。
“气候变暖直接导致冷暖空气交汇减弱,大气的热力不稳定性减弱使得起沙的动力条件减弱,这是大风日数减少的原因。”王启祎说,“大风日数少了,不仅减少了气流中沙尘的夹带,也减弱了沙尘向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的输送。”
王启祎还指出,2000年以后,北方地区春季降水明显增加,相对湿润度(表征某时段降水量与蒸发量之间平衡状况的指标)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持续偏高,对地表植被生长有利、不利于近地层风掀起地表沙尘。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