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喻思娈
2013年04月26日08:5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
该图为深部探测三维展示图,展示了中国深部探测的三维立体探测方法技术,从上到下依次是空中的无人机航磁探测,地面的电、磁、震探测和地下的深部钻探取样探测。 |
与儒勒·凡尔纳在19世纪科幻名著《地心游记》中对地心熔岩、火焰等新奇想象相比,人类对地球内部的真实了解还远不够丰富。
“我们现在可以上天、下海了,却还难以‘入地’,”董树文说,目前人类的直接钻探最深只有12公里,与6000多公里的半径相比,仅仅只是地球的表皮。
董树文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他现在一个更引人注意的身份,是我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以下简称“深部探测”)专项首席科学家。深部探测,这项中国地学史上最大的科学项目,代表着当前我国地球深部研究的最高水平。
给地球深层做“CT”
过去5年,我国完成了6160公里“穿透地壳”的深反射地震剖面,总长度达到11000公里
地球内部的构造,由外而内分别是三个同心球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0—40公里,地幔则厚达近2700公里,地壳和地幔顶部组成固体的岩石圈平均约200公里厚,这就是飘移的板块。地幔之下,才是由铁、镍等物质组成的高温内核,《地心游记》中的地核就在这里。
至于多深才能称之为“深部”,董树文说,地质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从技术精度上讲,对地球深部的真正科学探测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董树文说,美国当年应用石油勘探的反射地震探测技术探测全地壳的结构(COCORP计划),引领了世界深部研究的方向,也使得探测深度和精度达到前所未有程度。
“这就像给地球深层做一个CT”,国土资源部咨询中心专家黄宗理说,科学家在地上放人工炮,产生地震波就会沿地下传播,而当地震波碰到一个不同地质体的时候就会反射回来,仪器接收到反射信号,经过处理以后就会得到图像。
“因为不同深度和岩石性质反射的波是不同的,通过分析反射地震剖面图,科学家就能大体判断深部的构造了。”黄宗理说。
董树文介绍,继美国之后,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在上世纪实施了相应的大陆地壳的深地震反射探测计划。
“深部专项实施之前,我国深反射地震剖面总长约4800公里,仅相当美国的1/12,英国的1/4,意大利的1/2。”董树文说,过去5年,我国完成了6160 公里“穿透地壳”的深反射地震剖面,总长度达到11000公里,超过了此前50年完成的总和。
“我国现在有了11000公里深反射地震剖面,意味着我国从此进入深部探测大国行列”,深反射地震项目负责人高锐研究员说。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