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合肥一实体书店约六成图书靠捐赠“消化”

两年才卖50本 独立书店难自立

记者  叶  琦  杨  旭

2013年04月23日08: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成本见涨、销量渐少,知名独立书店纷纷面临倒闭风险

有些独立书店,虽然文艺范十足,但终究也要面对房租、员工工资、水电费等柴米油盐的现实,在实体书店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独立书店正在消失。

咖啡大叔是咖啡书语独立书店的老板,2011年他在合肥经营起了这家书店,光购置书柜他就花了将近8000元。据介绍,书店经营的近两年时间里,每个月的成本由最开始的1.6万多元涨到了现在的近2万元,每天的成本就达700元,可近两年时间里,咖啡书语卖出的书却还不到50本。

“当进到5万元左右的书时,我就发现苗头不对了,因为来这的人很少会买书回去。”

咖啡大叔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每本书30元的价格来算,卖出的50本书所得的营业额也就是1500元。扣除成本,这两年卖书的纯收入大约在450元,“店里有时会推出消费满额之后图书半价等活动,即便如此,买书的顾客还是寥寥无几。当初花5万多元买的图书,现在还剩下2万多元的图书,其余基本在各种爱心活动中捐赠了。只能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到店里喝咖啡,消费些食物。维护店面的经营,单靠卖书已经远远不够了。”

“越来越多的人,在实体书店里翻书,在网络上购书,开一家实体书店因此变得越发困难。” 咖啡大叔说。

对于独立书店的经营,戴晓亮有着同样的感触。经营独立书店以来,他目睹了合肥一家家书店离开,“经营不善面临关门的书店还有很多;相反,能把独立书店经营好的则是少数,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书店的定位上。合肥的独立书店一般都不以卖书为重头戏,利润主要体现在书店配套的饮食和演出上。”

“我们店里的收入主要分为三部分,除了卖书以外,还会出售饮料以及简餐小食,另外还有部分演出收费等,其中书籍营业额仅占20%,单靠卖书肯定无法维持日常经营。”戴晓亮说。

戴晓亮透露,卡夫卡独立书店营业不到一年就面临倒闭,目前在寻找100个合伙人共同经营这个书店。

国有、网络书店夹击之下优势被削平,独立书店经营是世界难题

包括独立书店在内的实体书店陷入发展颓势,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已是定局。

一些营造文化小气候的独立书店无法抵御市场寒潮,那么知名书店是否能够自暖?上海三联韬奋书店2011年全年销售1100万元、36.44万册书,所得利润36万元,总经理哀叹每本书赚不到一块钱。

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书业商会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的10年里,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倒闭,倒闭潮还在加剧。这不仅是“中国病”,还是“世界病”。早在两年前,美国第二大连锁书店博德斯就宣布破产,并关闭了旗下的数百家门店。如今,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书店也未能遏制销售额下滑的趋势,并以每年15家店铺的速度关闭门店。

“书店面临的困境是全球性的。”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研究员鲍红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网络时代中人们阅读方式发生迁移,改变了图书经营模式,这个大势不可阻挡。

中国的独立书店更是这股衰退潮中的夹心层,率先凋零。

“同为实体书店,他们没有新华书店的资源优势;同为市场主体,他们没有网络书店的资金优势,加之不断攀升的房租成本,使得他们在这轮寒潮中首当其冲。”在大型书城、国有书店、网络书店的重重夹击下,鲍红认为,独立书店的比较优势消失殆尽。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