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心系雅安:灾区的理性与自信

2013年04月22日15:19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4月21日,芦山地震的第二天,通往“孤岛”宝兴县城的道路抢通了,抢险力量陆续进入,县城的群众轮番向亲人报送平安。这一天,抢险救援力量覆盖到所有乡镇,灾区实现了快速救灾和快速安置。

与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相比,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要小很多。尽管如此,芦山地震抢险救灾的快速高效、科学有序还是让人们感到了更多的自信。

快速有序 彰显从容镇定

灾情发生的那一刻,全国人民的心都被牵动着。国家启动一级响应。

四川省和雅安市也在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地震发生20分钟后,四川地震局、四川电力应急救援队的队伍就行进在路上。中午,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省长魏宏出现在芦山县。救灾应急机制效能凸显,成都、绵阳、重庆等地的队伍陆续出发。

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说,能快速反应,是因为经过了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的洗礼,5年来也在不间断地应急演练。

灾情就是动员令。国家救援队出发了,10多个省市的矿山救援队来了。成都、绵阳、重庆等地的急救车风驰电掣。快速有序之中,彰显了救灾的从容镇定。

转瞬间,武警部队、公安消防、民兵预备役、卫生、通信等2.9万名各类专业抢险人员和上万名志愿者“降临”地震灾区。

生命至上 一切为之让路

20日晚,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出一项“死命令”:“明天要采用一切措施进入每个乡镇村庄!”第二天,直升机来来往往的轰鸣声在芦山县的山谷中响起,数千名救援人员徒步进村入户,危重群众都被转移出来。

在地震发生后的短短两天时间里,雅安全市累计救治伤员超过8000人,转院550余人次。生命至上,成为每一位救援者坚守的信念。解放军第42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叫得来,出得去,回得快。”他指着一旁的透视检查车说,现在不仅应急医疗器械有了很大的进步,技术力量也在不断增强。

雅安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黄定强对记者说,我们已经形成成熟的灾难医疗应急机制,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为挽救生命,全社会都为之让路。从20日晚间起,交通部门对灾区交通进行管制,部分道路仅允许救护车通行,甚至一些救援车辆也要等数小时。前往芦山救援的司机赵师傅从什邡赶来,等了整整一宿。他说:“我们不奢望今天把车开进去,一切以救护车为先,因为救护车堵在路上,可能就要丢掉人命。”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