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走进中国首艘航母

2013年04月19日09:02   来源:解放军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12:00

自助餐的细节

航母上的这顿自助午饭,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一不小心,记者脸红了两次。

细节一:喝饮料。

口渴,记者从餐台上取了一盒纸包装的凉茶饮料。喝完,记者随手将它扔在了一边。没想,坐在对面的宋美燕参谋开玩笑地对记者说:“你要是我带的兵,可就要挨批了。”

为啥?宋参谋说:我们航母上喝完纸包装饮料,必须将吸管取出,然后把纸包装压平,这样方便回收存放。说完,她还亲自给记者做了示范。

细节二:倒残渣。

吃完饭,记者跟大家一起到垃圾回收处倒餐盘残渣。

垃圾回收处分为三部分:残渣台,不可回收,可回收。记者不小心将用过的餐巾纸扔进了残渣台。旁边站着的服务官兵看到了,连忙将餐巾纸捡起,放进了可回收处。

宋参谋对记者说,航母上执行严格的垃圾分类。每一次出海,官兵们都将可回收的垃圾集中卖出,所得资金捐给希望小学,这样做一举两得,既环保又公益。

细节决定成败。一顿饭让记者看到:航母官兵的高素质,正是通过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规范出来的。

15:00

航母的巡查员

下午3点,带上红色安全监察袖标,拿着防爆手电,记者跟随舰上“生命力巡逻更”进行安全巡查。

“安全是航母的生命。”安全长米峰对记者介绍说,“生命力巡逻更”是航母上特有的安全巡查机制,巡查人员由部门联合组成,不同的组每天在不同的路线上进行安全巡查,以消除安全隐患。

今天带队的是监察中队一班班长、上士林远锋。左转,右拐……跟着他走了没一会儿,记者就完全失去了方向感。每条通道,都布满了各种阀门和仪表,在记者眼中模样都差不多。

航母太大了,对于常人来说就是迷宫。可对于班长林远锋来说,这一切他太熟悉了,航母上几千个舱室,他和战友都用脚步丈量过。“只要给出舱室代号,1分钟之内马上能确定具体位置;6分钟之内,能从航母上任何一点赶到指定现场。”

走过一处仪表盒,林班长突然停住了脚步。他将手轻轻放在仪表盒的外壳上,那情景就好像一位父亲将手放在孩子的额头上,看看是否发烧。

“怎么样?”“温度在安全范围内。”林班长肯定地回答。记者随后用温度计进行了验证,果然如此。

紧接着,林班长向记者透露他们安全巡查的“四秘诀”——

闻:看有没有异味焦味;听:看设备运行声音是否正常;摸:看设备温度是否合适;看:用手电观察不留死角。

巡查到一处消防泡沫站,林班长钻了进去。里面管道交错,空间狭小。他猫着身子,打着手电,看了好一阵才出来。

“这是重点检查部位,任何一处细节都不能放过。”林班长抹着额头上的汗水说:“如果因为我的疏忽出现了安全问题,那我就成了历史罪人。”

记者翻看舰员住舱的管理手册,每一条都规定非常具体。比如,用电必须使用水密插头,房内不准晾晒湿衣服等等。

记者看表,不知不觉中已经巡查了1个半小时。顺着舷梯向下,终于来到此次巡查的最后一站。在舱室角落里,悬挂着一个不锈钢小牌。林班长记录完巡查情况,将不锈钢小牌取下,而后又从自己口袋中取出另一个不锈钢小牌挂上。

“换牌就意味着此次巡查任务的结束。”林班长说,当我们结束巡查时,另一组“生命力巡逻更”紧接着又出发了……

18:30

女舰员的梦想

晚饭后,一天里难得的闲暇时光,维族女舰员迪力胡玛尔终于露出了轻松的笑脸。

今天,迪力胡玛尔又紧张地“奋战”了一整天,因为舰上马上要组织新一轮舰员资格认证考核。

“在航母上习惯吗?”记者关心地问。

“没啥不习惯的,我首先是水兵,其次才是女性。”满脸稚气的她认真地回答道。

迪力胡玛尔来自新疆喀什,气候、饮食与这里差异甚大。她对记者说:“我的名字汉语意思是‘心灵的陶醉’,来到航母上,我才真的实现了心灵的陶醉,我找到了值得为之奋斗的梦想。”

她的父亲是一名老兵,曾戍守在帕米尔高原边防,如今,她又来到了祖国的航母上。迪力胡玛尔说:“我必须努力,因为我不仅在完成个人的梦想,也在实现父辈的梦想、国家的梦想!”

今年航母“春晚”上,辽宁舰副政委李东友创作的诗《你的名字叫辽宁》,让迪力胡玛尔感动得热泪盈眶——

高耸的舰岛是民族挺直的脊梁,巨大的甲板是祖国宽阔的胸膛;

翻滚的航迹荡涤着百年的屈辱,战机的轰鸣奏响了复兴的乐章;

这就是你,中国第一艘航母的责任……(记者 柳 刚 王凌硕 特约记者 李 唐)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