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

上海交大学子随手公益让"学雷锋"常驻校园:以新媒体传播正能量

记者  姜泓冰

2013年04月18日08: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这个春天,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学习”号召50周年;在上海交大,多个学生公益社团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10周年纪念日。一代代学子的坚守与接力,让“雷锋精神”逐渐成为交大校园里郁郁葱葱的常驻风景。

新媒体为雷锋精神的传播拓宽了渠道,如今,90后学子们还将“学雷锋”的触角延伸到了网上。通过社交网站、微博等新媒体,传递“我志愿我快乐”的正能量,尝试着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温暖。

随手公益,日行一善非难事

“捡到校园卡一张,已放在失物招领箱中”;“关公共灯七盏”;“为同学指路一次”……翻看上海交通大学雷锋学社创始人夏明伟的人人网主页,这样的记录比比皆是。“日行一善,随手好事”的习惯,夏明伟和一批接一批的雷锋学社志愿者们已坚持了4年,得到越来越多交大学子的响应。

夏明伟的记录里,大多是“关公共灯”、“擦黑板”之类的小事。将做的好事发布在网上不是为了“显摆”,而是为了跟大家分享做公益的快乐,从而感染更多人——“日行一善,其实不难”。

初入大学,夏明伟就发现,大学的黑板常没人擦,和中学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由此产生了号召大家一起“随手做好事”的想法,这也是他建立上海交通大学雷锋学社的初衷:把想做而不敢做的人集合到一起,将小事发扬光大,让大家知道,公益离我们并不远。

随手公益,就是有意识地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让雷锋精神融入每一天的生活中。于是,每年寒暑假,雷锋学社都会牵头组织“恩返母校”高中经验交流会,号召同学们回到母校,给学弟学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课余时间,社员们会去学校附近的工地给农民工免费放映电影,陪他们唠唠嗑。

依托网络,微公益直播“学雷锋”

夏明伟的新浪微博里,各种学雷锋做好事的转发满目皆是。不止是他,越来越多的交大学子也开始在自己的微博、人人网上传播公益信息。

因势利导。上海交大很快建立了上海交大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和各学生公益社团的微博及人人网公共主页,交大志愿者吉祥物“源源”作为代言形象,及时发布学雷锋活动最新信息,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雷锋的活跃度。

总队发起的“雷锋50年”微话题讨论,在校园中产生了巨大影响。“源源”则定时发布一系列志愿者活动的信息,同学们可以网上报名、线下参与。这里,既有“上海植物园花卉讲解者”等志愿者活动的招募启事,又有记录优秀志愿者服务历程的“青春足迹”等栏目,还有“交大青志总队获春运志愿服务活动先进集体称号”这样的荣誉展示,更加坚定了同学们投身志愿者文化的决心。

在“学雷锋日”到来前,“源源”就适时推出“发现身边的雷锋”系列微博寻访行动。“学雷锋日”当天,“光盘行动”也在交大校园里火了一把。不少学子们饶有兴趣地将“光盘”照片“晒”在网上,比一比谁才是真正的“光盘达人”,而“源源”则为“光盘达人”献上“节约模范”的个性徽章。“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就这样以颇具时尚个性的方式得到了落实和张扬。

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