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晨曦
2013年04月15日08: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
制图:宋 嵩 |
![]() |
14日,北京国安队球员朴成(右)在比赛中。 |
4月14日,2013赛季中超联赛结束了第五轮比赛,排名积分榜首的并非实力雄厚的广州恒大,也不是老牌强队山东鲁能、北京国安,而是赛季前并不被人看好的青岛中能。在本轮客场以2∶1击败天津泰达队之后,青岛中能队以4胜1平的不败战绩独占鳌头。持续的投入、对路的教练、实用的内外援,青岛中能的成功或可以看作当前中超联赛的一个缩影,在平稳与务实中,逐步走向成熟。
各队技战术含量提升
打法渐趋流畅
在本轮北京国安主场以2∶2战平上海申鑫队的比赛中,客队球员叶重秋在第七十五分钟被换下,而此时他的跑动距离已经接近1万米,这一不错数据表明中超联赛的节奏明显加快。
过去,中超球队全队的场均奔跑距离只在10.8万米左右,与日、韩联赛均有差距。英超联赛场均可以达到11.5万米,几乎比中超比赛多出一个人的跑动距离。如今,中超球队在奔跑能力方面有明显提升。在江苏队本赛季的一场亚冠联赛中,首发11人当中,有7人的奔跑距离超过了1万米,排名第一的吉翔甚至达到了1.3万米,这是一个欧洲水平的奔跑距离。
除了奔跑距离的提升,球队的战术打法也日趋成熟。以往中超球队求快的方式多是通过长传,如今更多地利用快速的短传配合攻击对手。即便是排名积分榜中后位置的上海东亚、上海申鑫等球队也依然坚持这种较为潮流的打法,值得肯定。
当然,中超提速之后,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各队强调短传配合,相对应的逼抢强度也有所提升,如此一来,失误与犯规的增加也让比赛有了更多的“死球时间”。显然,中超提速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打得更加流畅。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