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海工学院三大平台服务大学生村官工作

2013年04月02日09:0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近日,由江苏淮海工学院建设的全国首个大学生村官史料馆落成。这是该校服务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又一创新举措。

该校党委书记陈明辉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培养人才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和科研优势,将服务村官工作作为服务社会、服务中央和省委决策的新平台。”

近年来,淮海工学院在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工作宣传、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探索,不断延伸为大学生村官工作服务的链条。

首家史料馆 记录历史见证村官成长

走进淮海工学院通灌校区主楼13层,迎面看见一幅大型喷绘,画面中湛蓝的天空下,铺满金色向日葵的田野中,“中国大学生村官史料馆”的字样分外醒目。史料馆共三个展厅,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中组部组织二局六处处长鲁晓东说:“这个史料馆的建设意义重大。”

全国大学生村官工程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大学生村官研究所副所长李义良常年深入农村一线,调研村官工作,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说起史料馆的建设初衷,他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实施近五年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扎根农村基层,用所学知识,带领农民创业致富,这个群体和他们所做的事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必将被载入史册,我们就是想做记录历史的人。”

史料馆由陈列和展览两部分组成。陈列部分主要收集中央、省(市、区)出台的有关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政策文件,各地开展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的材料,出版、印刷的有关大学生村官方面的书籍,历届大学生村官论坛资料,各类大学生村官会议资料,领导重要讲话,音像资料,各地创办的大学生村官报纸、杂志,大学生村官工作日记、使用的实物等。展览部分主要展出自2008年大学生村官工作全面部署以来,中央、省市领导的关心关爱村官工作情况,大学生村官在基层一线干事创业、服务为民的情景等。

中组部、农业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大学生村官史料馆的建设给予了关心和支持,表示今后将在资料收集、场馆建设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有了大学生村官史料馆,我们服务社会的空间更大了。它既可以作为毕业生就业教育基地,又可以作为大学生村官培训的鲜活教材,还可以为村官研究提供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研究所所长李勇说,“将来我们还要将所有的史料制作成电子版,方便更多的人来查阅。”

首个研究所 服务决策推动科学发展

大学生村官是个新生事物,随着选派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深入,有些问题需要通过调研,总结实践经验,从理论上作出科学的回答。为此,淮海工学院主动作为,与江苏省委组织部、省青联于2009年共建大学生村官研究所,对大学生村官的总体规模与结构,各项工作机制与工作方法,成长规律与评价方式,组织与管理等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

四年来,内蒙古、贵州、河北、山西、山东、陕西,以及全省各地都留下了研究所同志们的足迹。他们既是“笔杆子”,又是“泥腿子”,每到一处,他们都与当地组织部门同志一起,就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培训、使用、培养、流动等问题进行调研,通过召开大学生村官座谈会、走访村民,了解大学生村官的所思所想、工作情况,帮助大学生村官调适心理,鼓励他们在农村一线干事创业,成长成才。

四年来,研究所先后在省内20多个市、县(市、区)以及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等地建立了大学生村官研究基地30余处,先后就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管理使用模式等课题进行研究,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近年来,研究所先后出版了《大学生村官理论与实践探索》、《大学生村官理论研究》、《差别化培养,多元化发展》等著作,参与编写《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大学生村官职业生涯发展指南》、《大学生村官: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选择》等多部颇具影响的大学生村官政策研究著作,参与教育部2012年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一项,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研究所同志编撰的《江苏省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批示和好评,并要求有关部门要利用好江苏省大学生村官研究所这支力量。

此外,研究所还组织专家学者开发了大学生村官培训课程体系,免费为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学校的主要领导和一批教授也为大学生村官授课。目前,我校已培训省内外大学生村官3000余人次。有的教师还被一些市县聘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导师”。

首张报纸 展示风采构筑精神家园

2010 年4 月,由江苏省委组织部主管、江苏省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淮海工学院协办的大学生村官自己的报纸——《大学生村官园地》创刊。

学校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配备了人员。目前,《大学生村官园地》已出版发行70多期,每期印刷2.7万份。发送给中央组织部领导及有关司局、省四套班子领导、省辖市党政领导、市县组织部门、全国985工程高校和省内本科院校党政领导及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全省所有大学生村官,可谓传播广泛,影响深远。

三年来,《大学生村官园地》报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思想、工作和生活交流平台,在引导和激励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成长成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见证和记录了大学生村官这一时代群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足迹,成为大学生村官们的精神家园。“创业项目多样化,回报家乡百姓恩”、“踏尘只为农民富,风雨无阻报春晖”、“‘泥鳅村官’让门前的泥鳅塘变成农家的聚宝盆”、“履行神圣职责,不负乡亲重托” 等一系列大学生村官先进典型和事迹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大学生村官的普遍欢迎。连云港市赣榆县赣马镇半路村大学生村官谷舒说:“这张报纸是个窗口,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我们的工作,也开拓了我们的视野。”

报纸的创办得到了中央领导和上级党组织的高度评价。国家副主席李源潮曾在《大学生村官园地》上作重要批示:“这个大学生村官报很好,为大学生村官工作提供了一个宣传阵地。”

“‘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发展’是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历史责任,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只有不断提高服务的意识,增强服务的本领,才能不断发展提升。”淮海工学院院长晏维龙表示。

(陈晓燕)

(责编:杨媚、权娟)
我要留言
署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