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时代先锋

刘珪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2013年03月28日08: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他的目光向战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王  亮

作为一名军事记者,曾经不止一次地有人问我这样一个问题:“要是打起仗来,我们的军队到底能不能打赢?”我想,这是老百姓对人民军队最关心的问题。

记者的职责就是回答受众的关切,每一次采访都是寻找答案的过程。2013年春节前夕,我来到被誉为“南国利剑”的广州军区某特战旅,走进特战连长刘珪和他带领的连队。此时,距离蛇年春节只有两天时间,刘珪和他的战友却战斗在罗浮山的丛林深处。

认识刘珪,是从一卷胶带开始的。一次训练出发前,刘珪系紧作战靴后,又将露在外面的鞋带藏到了鞋帮里,接着他从包里拿出一卷胶带,将鞋帮包了个严严实实。再看其他官兵,个个都是如此。

刘珪告诉我,打仗无小事,细节多一分,胜利就多十分。执行作战任务时,如果鞋带拌到杂物发出声响,就可能暴露目标,后果不堪设想。细节上的高下,在平时可能只是业余和专业的不同,而在战时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一卷胶带让我感受了刘珪的细,一台磅秤让我见识了刘珪的实。连队组织五公里负重越野,操场上摆放着一台磅秤。集合前,刘珪先称自己的,然后对每个战士的背囊逐一过秤,按大纲规定标准,只能多不能少。刘珪告诉我:“训练是为打仗做准备的,一切都要按打仗的要求来!”

采访刘珪,听他说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打仗”。连队官兵告诉我,一年365天,刘珪至少有300天铆在训练场上。全连每一名官兵,清一色迷彩服、作战靴、行军背囊,全副武装,只要听到命令,无论在哪里,都是他们的出发阵地,时刻可以上战场!

刘珪自创的一套极限体能训练法,让我见识了刘珪和连队官兵近乎疯狂的严酷。官兵在3分钟之内通过25个特殊障碍物后,紧接着是100次扛圆木蹲下起立,随后是5公里奔袭,最后还要进行射击对抗;连队战备拉练,他不设预案,不给任何保障,走、打、吃、住、藏,全部按照打仗的要求,在荒野丛林锤炼7昼夜。

把当兵当事业,把打仗当专业。作为特战连长,刘珪始终瞄准世界军事前沿,牢牢锁定现代特种作战的发展方向,努力让每名战士都成为打仗的专家,连队成为能打胜仗的铁拳。“以色列突击队千里奔袭乌干达”、“美国特种部队驰援格林纳达”、“海豹突击队击毙本·拉登”,一个个经典战例,他带着官兵反复揣摩研究,复盘推演。

近年来,一批信息化装备陆续配发连队,不少官兵在战术训练中,放着新装备不用,还习惯于用传统办法执行任务。他在连队掀起一场“观念革命”:信息化战场上的特种作战,每个特种兵都是网络上的一个节点,硬件升级了,我们头脑中的理念软件必须更新。他们钻研信息化,用好新装备,“刀尖上的舞者”闪烁起智慧的锋芒。3月中旬,我来到粤东某训练场,观摩了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特战分队作战演练。刘珪沉着指挥连队官兵采取陆海空多种渗透方式,悄悄潜入“蓝军”腹地,运用多种信息化装备展开立体侦察,成功引导空军、陆航部队对“敌”通信枢纽、雷达系统和弹药库等要害部位实施精确打击。

“当兵打仗、带兵打仗,时刻准备上战场!”每天开饭前,刘珪都要带着他的兵高呼这句口号。令人不禁联想起大战来临时将士慷慨誓师的场景。“我们的子弟兵到底能不能打赢下一场战争?”我眼前这样一群铁血男儿,正在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不容置疑的答案。 

结束对刘珪的采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强烈地感到,这里有一个刘珪,这里有一群刘珪。正是因为一个个像刘珪一样的铁血军人的集合,中国军队才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如何实现梦想?刘珪执着追梦的热血忠诚、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品格,给我们以深刻启迪。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像刘珪那样,用信念引领人生,用行动编织未来,我们的强国梦、强军梦就一定能实现!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