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南京路上好八连 旗帜飘扬31年

记者  曹玲娟

2013年03月27日08: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希望与他人分享开心

志愿者与工友跳起骑马舞

小郑,硬拉着60后老冯跳起“骑马舞”:“一二三四、左右左左、笑着拍手、骑马!”伴着口令,简陋的建筑工棚,年轻人的名牌运动鞋和爷叔们的塑胶套鞋混在一起,地板被跺得咚咚直响。老冯和工友们敞开笑着、挥着双手起劲蹦跶。“这个舞在电视上看到过,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跳了。”

2月24日元宵节,上海最核心地段黄浦区,安利公益基金会的志愿者们来到“复兴天地中心”的建筑工地,与城市建设者共度元宵。

“我们工作的大楼,离这里步行才5分钟。作为在这些大楼里工作的普通人,我们要向盖这些楼的兄弟姐妹们表达关心和感谢。”志愿者韩琦说。

嗑瓜子、变魔术、煮汤圆、拍合影……现场花样迭出,欢声笑语。有点内向的建筑工人老冯,开心得跟志愿者小郑“勾肩搭背”、互认老乡——“你是崇明人?我家在南通,我们就隔着一座大桥哪。”

小郑名叫郑博骏,家里祖辈行医,看惯生老病死。“人很脆弱的,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我不是医生,可我希望能把开心分享别人。他们开心,我也开心。这大概就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

穿着志愿者T恤的小郑,胸前挂着一枚自己订制的雷锋徽章。

需求引导“学雷锋”

精神慰藉成服务重点

这批新时代的雷锋拥趸,通过一个名叫“i—雷锋”的微博集结而来。

2月8日,上海黄浦区学雷锋专题微博正式上线:i—雷锋,取“我是雷锋、我爱雷锋”之意。2月19日,网友“HuluwaBaby”留下心愿,“希望元宵节有人能给留守的农民工送汤圆。”这条“心愿库”里的心愿,很快得到韩琦与同事们响应。

据了解,这也成为全国首个功能性的“学雷锋”微博——搭建起“学雷锋”为民服务的呼叫中心与响应平台,网民可在这里留下自己的心愿,无论是关乎自己还是他人,都能通过这个微博认领心愿,帮助他人。

上海黄浦区文明办主任周诚说,设立微博,旨在探索如何将“学雷锋”真正生活化,改变“我提供什么服务,你就被动接受什么”的惯性思路。“‘学雷锋’要落到实处,就要弄清楚人们到底需要什么。”

推动“学雷锋”以需求为导向,在网络时代,微博成为一个便捷平台。据统计,“i—雷锋”仅推出十余天,就有30多名网友的心愿被纳入心愿库,3名网友心愿被认领,得到想要的志愿服务。

47岁的张从田吃着汤圆,身上泥泞没来得及拍干净。从安徽来上海刚两年,老张还听不懂上海话,可围着志愿者们送的红围巾,笑得很开怀。“很开心!”

“这里离繁华的淮海路、新天地才几步路,可工人们都不大会去。”“潜伏”在人群中的周诚感慨,“他们不一定要你送很贵重的东西,平时就是缺少与外界的交流。精神慰藉是今天志愿服务的重点。”

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