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期刊选粹>>今日浙江

乡镇干部琐记

记者 吴 坚
2013年03月27日14: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这是一群很普通的人,混在村庄里的人堆中,你会以为他们就是喝这里的水长大的。

这是一群很辛劳的人,眉眼间似乎总挂着尘土,远山近水,每天都有操不完的心。

这是一群很尽责的人,白天忙完了夜里忙,肩上总有卸不下的担子。

这是一群很智慧的人,千线归一针,为群众织出温暖的“贴心袄”,抖开一方水土的绵厚画卷。

前些日子,记者跑了一些乡镇,近距离观察了乡镇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听了许多关于他们的故事,于是有了上面的感慨。结论是:你说他们是干部也好,说他们像农民也好,都对。

 田土生,名如其人。这位龙游县沐尘乡党委书记,看上去像村里憨厚的老农。见记者拿出录音机,话一下子收住,两手乱摆,不要录不要录;拉着他去外面找个地方拍照,他惊惶失措的死活不肯。

这位在镜头前显得几分木讷的乡干部,做起工作,却像鱼儿进了水,整个精气神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沐尘乡政府三层楼早已颓败,砖皮剥落,东边一刀切的墙体垮了一大块,露着黄砖。记者说这应该是危房了吧,田土生说是的。

离乡政府几里外,是一个叫社里的移民村,村口搭着很大的牌坊,有些像公园入口处。走进里面,发现这是一个新成长的村子,大多数村民都是这两年从高山上迁移下来的。沿坡顺路是一幢幢崭新的两层半排屋,村子低洼处还有一个大工地,从上望下去,到处都是砌砖夯土的人。村干部说,这是二期工程。

我问田土生,这个村现在发展怎么样?他习惯性的说,这是一个会干事的村。在他的思维中,一个村好不好,就看村干部会不会干事。

我说,这里的条件远远要比乡政府好。他笑笑:这就对了。

田土生爱读书,讲话喜欢引经据典,平日里对乡务和干部的管理,也常常从古籍今书中汲取灵感。

他甚至从张居正、曾国藩和戚继光等名人理政治军案例中,归纳了简明易行的乡村干部考核方法。

田土生说:“考核就是要奖得你心动、罚得你肉疼,逼着乡村干部谋发展、去干事。”

田土生说:“干事我都是自己带头干。我对乡干部说,我叫你们下水,我自己肯定先在水里等你们。”

土生土长的经历,让田土生对治理一方水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村干部的作用比乡干部更重要:“一个地方要发展,村干部是关键,哪怕你乡干部配得再强,村干部不做事,也是没用的。”

考虑到村干部的文化素质,他教村干部做事,尽量不去说那些拉拉杂杂的大道理,而是用一种很通俗很智慧的方法。比如,让他们看电视。

一是组织他们看于丹的论语讲座,树立仁爱意识。“你不爱自己的村民,怎么会实心实意地为他们做事呢?”二是叫他们看《三国演义》,树立立业意识。“一部三国演义,文臣武将、君主谋士、平民百姓都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你村干部实现人生价值,就是把村里发展好。”三是叫他们看《亮剑》,树立亮剑意识。“干事情,如果前怕狼后怕虎,一点事情都干不出来。两军对垒勇者胜,面对困难要敢于亮剑。当然我们要教会他们怎样干事,比如怎样整合项目、经营项目。”

乡党委书记的屋里“长”着一只大南瓜

魏启勤的办公室,窗外是一条长不见尾的溪水,东面是一架廊桥。风过水动,满屋生机。门边茶几上放着的一个南瓜,大如斗笠,两手抱起来,足有十多公斤重。他说,是从一个村支书家抱来的。

我想,让办公室“长”着这样一个南瓜,大概不会是出于好奇和装饰,更多的是心里“长”着割不断的乡土情结。

魏启勤是云和县崇头镇党委书记,之前,曾在朱村乡担任过多年的党委书记。他说,尽管离开朱村乡好多年了,但和那里的老百姓还是有联系。宰猪杀牛,有村民会割上一大刀肉送过来;新茶采摘,也会有村民记着为他扎上几包。他在云和县城的房子,也成为许多村民办事后的歇脚处。他说,干部和村民之间有这样的感情基础,还有什么事情干不成?

魏启勤至今当了30年的乡镇干部。县委组织部曾经征求他意见,想让他去县里部门任职。

“说实话,许多乡镇干部还是希望能往城里走的,毕竟城乡两地的工作强度、生活条件还是有差距的。”魏启勤却说,希望能够继续留在乡镇,再多干点事。2006年5月,魏启勤调任崇头镇党委书记。

“当时这个镇比较难搞,一条县道修了4年也没修好。村民观念封闭落后,外地摄影家来这里拍片,想拍村民家门前的一块异石,村民居然开价300元。”

在这里干事,怎么干?视线所及,魏启勤看到了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云和梯田。

云和梯田最早开发于唐初,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崇头镇周围高山上,最多有700多层,是华东最大的梯田群。

不过当时这片气势恢弘的乡村景观,却像一处普通的田块,随意丢在山上,没多少人注意。魏启勤提出,要举办云和梯田开犁节,拉动云和旅游。

当时梯田上还种着4000多株雪梨,因为土壤和气候不适应,近乎荒芜。远远望去,和梯田的整体景观很不协调。

魏启勤下了决心,砍掉雪梨,恢复自然美色。

如果按照平均每株25元赔偿农户的话,乡里要掏出8万元。

“当时争议很大,一些干部觉得钱投下去要打水漂,不赞成。”魏启勤说,“但我看准了,发展乡村旅游符合崇头实际,也符合全县建设大景区的要求。我下定决心,雪梨砍掉,钱付掉。”

2007年,第一届云和梯田节开张,并连续举办了6届。2012年景区游客突破50万人次,门票收入突破100万元。

“今年元旦3天假期,进入景区的路塞满了车子,一些农户准备不足,家里的豆腐渣都让游客吃完了。”魏启勤开心地说。

(责编:杨媚、权娟)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