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期刊选粹>>今日浙江

乡镇干部琐记

记者 吴 坚
2013年03月27日14:4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要让村民信你,先要让他们近你”

1月17日,趁着午休时间,富阳市场口镇党委书记王龙华来到几里外的马山村转转。

镇里事情多,这个上午,他就接待了四拨访客开了两个会。“乡镇事多事杂,上级部门有40多条线对我们进行考核,我们白加黑、五加二,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都不是光说说的,是实实在在的。”

马山村一幢楼房的墙根下,一位老妇人搭着头坐在轮椅上打盹。王龙华说,这是周云康84岁的母亲,20年前中风后,神志就不太清楚了,全靠64岁的周云康照料。王龙华显然和这户人家很熟,握着老人的手向儿子询问母亲的近况,叫他有什么事就和村里乡里说。周云康不住地点着头。

王龙华继续往村里走,一家杂货店的门口,一群村民在晒太阳,见了镇委书记,很随和的打着招呼。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却没有这么随和,她用脚使劲搓着柏油地,大声的对王龙华抱怨,村里做路做成这个样子,一用劲就起土,这怎么行?王龙华站定,也跟着用脚搓地,然后马上找来村干部,了解情况,并商量解决办法。

在出村的路上,王龙华对记者说,每次到村里,总会遇上长长短短的事。村民见了你抱怨两声,不见得是对你不好,看见你迎前随后的笑,也不见得心里在说你好。最怕的就是看见干部不愿说实话,这样的话,和村民之间永远隔着一层。

多年前,王龙华在富阳的胥口镇当镇长,那里有个叫里坞的穷山村,党支部软弱涣散,谋事没思路,干事没激情。“镇里干部到村里办点事情,比如计划生育、收缴农业税,经常要被村民打出来。”

当时王龙华刚到胥口当镇长,听说这事后,决定独自进山,和村民面对面。里坞村离镇里有七八公里,没通公路,王龙华步行两个多小时进山后,借宿在一户熟人家,然后就到处串门。“你一定要清楚群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对发展有什么样的愿望和诉求,否则做工作就会盲人摸象。”王龙华在村里一住就是五个晚上,找村民聊天,向党员问事,“争取他们对村里镇里工作的支持”。出山时,许多群众把他送出好远。

“现在再进山去看,变化真的很大。”王龙华说:“九成以上的村民建了楼房,修好了直通镇里的20米宽的公路,村党组织班子也很强,很会干事。”

在龙游县石佛乡党委书记姜建国看来,乡干部要和群众打成一片,有时候就要习惯“搅”在一起,不分彼此。姜建国说,你要让村民信你,先要让他们近你,而要让他们近你,你就要让他们感到你是可近的。

“做群众工作,要掌握村民的心理和习惯”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各种矛盾纠纷层出不穷,若都要按照“本本”去解决,多半会碰壁。乡镇干部在实践中摸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时需要耐心说服,有时需要软硬兼施,甚至需要斗智斗勇。“也许有些方法上不了台面,但管用。”

田土生曾处理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村搞集聚点建房,村民互相攀高,你造得高我比你更高,搞得房子七高八低的,很难看。村干部找到田土生,请他过去看看。田土生想了想,让人找来一本风水书,恶补了一下,就去了村里。他对村民说,你们真是不懂,你一定要比人家高,打雷先打你这个房子,从风水上说,你这个叫冲天煞,不太好。村民一听,觉得有道理,从此不再争高。

田土生笑着说,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讲风水当然不好,但有时也要从乡土教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51岁的张金龙是沐尘乡的民政助理员,一直在乡镇工作。去年梧村有一个账目没弄清楚,村民情绪激烈。那天张金龙去村里解决这个问题。对着一屋子的激动群众,张金龙也不去安抚,而是慢条斯理的讲起了故事。说过去梧村有对夫妇生了十一个小孩,半夜起来数小孩,数来数去发现少了一个,出门去找,发现一个小孩睡在了门口。张金龙说,你们看,一户人家几个孩子还要弄错,村里这么一大摊子事,弄错一件也是正常的,你们要理解。村民静在那里,不再闹了。

2010年,云和梯田被列入全县重点建设项目,打造4A级景区。梯田所在的下垟、坑根、梅竹三个村成为县里的童话乡村建设试点村。“当时这几个村看上去乱七八糟,随处都是违章建筑和户外猪栏、茅坑。”魏启勤说,“你要一户户做工作,一些村民就会吃牢你的心思,在政策处理时给你漫天要价,影响项目推进。”

要想办法。要让群众主动要求干。

魏启勤把乡干部都放下去,自己也到最落后的坑根村蹲点。他找来村干部和有威望的村民,似乎不经意间透露,县里要搞童话乡村建设试点村,正在选址,想要这个项目的村子太多了,不知道你们这里愿不愿意。然后绘声绘色的描述了童话乡村的构架,包括可以给村里带来的经济效益。“他们一听,口水都要下来了,异口同声的说愿意。”魏启勤也不急,慢悠悠地说,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就要让全体村民都签字同意,保证无障碍施工,我们再向县里争取试试。

没多久,村民齐刷刷的签字就上来了。

龙游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严士平,曾经也是一个乡干部。一天夜里,严士平回忆,他去一个村的老支书家说事,一家人都挤在堂屋里,没有多余的凳子,他就坐在靠墙的棺材上谈。“屋子暗暗的,当时心里还是挺发怵的,但这也让老支书感动,难事一下子就不难了。”

那天晚上,我在石佛乡采访至深夜,山里的风很冷,嗖嗖的往骨头里钻。乡里的一拨干部都在忙着第二天要召开的乡人代会,全乡的发展又有新的谋划。我们出门时,发现四邻八村一片漆黑,唯有乡政府的灯光,在山里亮着。

(责编:杨媚、权娟)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