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与中外记者见面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谈到如何打破改革阻力时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当枪林弹雨的斗争已成历史、当筚路蓝缕的建设已成档案,走过风云变幻的三十年,中国这艘世界上最大的巨轮已经驶入改革的深水区。改革的成就有目共睹,难度也与日俱增,改革越是向前推进,所触及到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碰到的阻力就越大。在一些关键环节,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不少重点领域,改革遭遇盘根错节的利益羁绊,此关不破难有突围。面对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笔者认为,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有人把改革比喻成踩着地雷阵前行,此话不假。改革进入深水区,就是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动灵魂还难,意味着每前进一步都必然会充满无休止的争论和博弈。诚然,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系统性工程,许多问题需要“百家争鸣”,多研讨一下、多论证几次、多搁置一阵并没有什么坏处,周密细致的部署和小心谨慎的行进可以让我们主动地避过前路上未曾预料的风险和危机四伏的陷阱,尽可能少走弯路。
但是话说回来,世界上的路终归是走出来的,改革上的事终归是干出来的。如果总是陷入没完没了的争论,囿于畏首畏尾的徘徊,只会白白错过改革节点,贻误发展良机。面对种种躲不开、绕不过的体制机制障碍,与其议论千遍,不如尝试一次。在深水区作业,于艰难处攻坚,风急浪大,举步维艰,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再难的坎我们也得迈,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
“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打破板结化的利益藩篱,将改革不断向纵深化推进,需要我们拿出“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从推动经济转型、改革社会民生、促进公平正义三项任务入手,立说立做,敢言敢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敢啃“硬骨头”、敢趟“深水区”、敢打“攻坚战”的魄力对陈规拔枪、拿顽疾开刀、向一切阻碍改革发展的旧因素宣战,以百倍的勇气、智慧和韧劲,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让改革释放更多红利,惠及亿万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