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三种新风
谢文英
2013年3月3日至1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2237名全国政协委员汇聚北京,共商国是。
十天的政协会议,迎送没有鲜花、红地毯,纸质发言稿和会议简报大幅削减,餐桌上鼓励“光盘”行动,发言力戒空话、套话……全国政协提出的16条改进会风措施,一条条落到了实处。
讲求实际、求真务实是委员态度,更是一种中国力量。
新风一:讲“干货”说真话处处“实”字当头
翻阅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录,2237名委员汇聚了最广泛的社会各界代表。其中,新委员达1080名,所占比例接近半数。
58个小组、34个界别、9委员小组讨论,两场大会发言……
跟往年相比,今年两会处处“实”字当头。十天来,少说空话、多讲“干货”、敢讲真话成了关键词。
“我们内地的执法太不严了,一帮导演到了新加坡不敢抽烟,可是到了珠海,在有警告的情况下依然抽!”全国政协委员、功夫电影巨星成龙说到这里,激动地拍了拍桌子:“所以我们的执法一定要严!”新委员成龙之所以敢言,正如他在回应发言拍桌子一事作出的解释:“好会风让我说真话。敢说真话,没什么顾忌,这是令人非常开心的事。”
相对成龙而言,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孟安明是位老委员。他今年的一份提案,有关政协制度本身———“更好地发挥政协界别小组作用的建议”。
孟安明委员说,政协有提案办理答复机制,但委员们建议的方式不只是提案,还有小组发言。在一年一度的政协会议上,小组讨论日程占了约一半时间,却很少看到官员来旁听。
“小组讨论不能只是委员之间的‘自娱自乐’,虽然小组秘书每天将委员的小组发言以简报的形式上传,可每个人的篇幅只有150字左右,反映意见是不够的。”浙江大学教授樊建人委员对这种现象也有同感。他在提案中的建议简洁直白:“国家有关部委派员旁听小组和界别讨论。”
新风二:委员发言道出百姓心声
直言问题多,尖锐批评多,坦诚建议多,政协委员的大会发言今年呈现“三多”特色。
“几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有的规定早已沦为一纸空文。”“个别地区把是否擅长接待陪酒当成干部素质标准,‘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成了黑色幽默。”“俗话说‘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党风政风民风就看‘一把手’吹啥风。”……
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委员向大会作的题为《如何避免八项规定一阵风》的脱稿发言,短短千余字,赢得现场2000多名政协委员11次热烈的掌声。
谈起做这个大会发言的初衷,蔡玲坦率地说,老百姓对改进工作作风等规定反映很强烈,大家期望能长久,但是又担心是一阵风。自己就结合实际情况加上理性分析,把大家的心声反映出来。
大会发言是政协独具特色的履职方式。通过大会发言,政协委员对国家大政方针和重要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批评和建议。但是据蔡玲委员介绍,每年只有三四十名委员有大会发言的机会,比率仅为1%到2%。大会发言的入选标准很明确:内容必须有根据、有分析、有建议,不讲空话、套话,杜绝假话。(下转第六版)
本次政协会议上,共有32名委员大会发言。其中,8人谈到财税分配体制、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5人谈到教育、收入等问题,其他委员多围绕反腐、灰霾治理等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