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务员招录考试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高校毕业生通过公务员招考的途径,进入到乡镇党政机关部门工作。从“家门”到“校门”再进“机关门”的“三门干部”的比例不断增加,乡镇干部队伍年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由于乡镇工作直接面对基层群众,问题复杂,而“三门干部”又缺乏经验,没有“沉下去”的功夫,这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机关干部的形象,而且还关系到党群关系和执政基础是否牢固。
要变“三门干部”为老百姓所需要的好干部,扎根基层,踏实工作,一心为民,就要克服以下四种不良心态。
一是不要目中无人。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应具有的最基本的思想品质。“三门干部”千万不要“小荷才露尖尖角”,就觉得自己才能出众而唯我独尊、目中无人,对身边的同志甚至领导傲慢无礼,此乃大忌。
二是不要心比天高。“三门干部”切忌把自己的文凭、学问当做资本,暴露出心比天高、急功近利的倾向,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组织的目光应首先关注自己,得不到重用便满腹牢骚,自暴自弃。
三是不要隔岸观火。实践证明,赢家总是赢在俯下身子做实事上,输家总是输在浮于表面找借口上。“三门干部”千万不要眼睛只往上看而不往下看,遇事不深入调研,不举一反三,只习惯于隔岸观火、投机取巧。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在群众的威信。
四是不要未老先衰。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心理需求,年轻干部到新的工作岗位后,往往成就动机很强,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希望以成绩获得领导的认同和同事的肯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强烈的成就动机会逐渐减弱,于是随大溜、熬年龄、拼资历,表现出“看破红尘、满不在乎、未老先衰”的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