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干部论坛

直面上海历史性大转型——专访上海市长杨雄

2013年03月09日15:00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改革:最高境界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体制机制已调整

“上海已经到了没有改革创新就不能前进的阶段。”对此,上海领导层反复自警。改革图新成了上海的最热词。

问:“没有改革创新就无法前进”,对上海而言,这是现实还是忧患?

杨:上海对改革创新是有自觉的,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改革创新举措都在全国领风气之先。上海现在的转型是历史上一次比较大的转型。过去的部分体制机制、管理措施,存在不适应新的发展态势的情况。我们希望通过改革,使上海经济更有活力、动力更足。上海要继续按照中央要求,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

问:“改革已到深水区”,上海今年将有哪些 “深水突破”?

杨:首先还是深入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今年可能会有一些大的举措;其次是深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适时把邮电通信、铁路运输、建筑安装等行业纳入,进一步释放试点效应。另外,还将下大力气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加强对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同时,还将加大力度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改革越深入,越需要智慧。现在,我们更多的是想谋定而动,使改革更有实效。看上去我们没有过多的口号和宣传,实际上我们没有停步,力度比以前还大。

问:“于无声处听惊雷”?

杨:改革最高的境界,就是不知不觉当中,你已经把它改好了,体制机制已经调整了。当然,这个境界很难。我们还是一步一步把工作做得更细、更深入,同时把改革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理政:政府心中要有法,转型要带头

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社分开,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在人们的印象中,上海是“强政府、弱社会”。

问:某种意义上,“强政府”是上海的标签,您在多种场合提到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二者有联系吗?

杨:人们说“小政府、大社会”,政府小一点是对的,但小不等于弱,小也要强。政府要强,自身就要过硬。我们一直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首先是审批制度改革,这几年审批事项减少了1000多项。第二是依法行政,政府心中要有法,要知道你的职权范围是法律规定的,不能越权越位。这个问题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第三是提高效率,简化程序,把一些繁文缛节去掉。我们项目审批效率因此提高了1/3以上,潜力很大。

问:新一届政府想展现一个怎样的上海?

杨:上海的城市精神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价值取向是“公正、包容、责任、诚信”。其所揭示的形象就是我们的追求。历届上海市政府领导班子都认为,在地方政府管理水平上,上海不但要在全国追求卓越,在全世界也要力争排在前列。

管理:治大城如烹小鲜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吸引八方来客。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其中非户籍人口占2/5,上海在寻求承载力与“融城梦”之间的平衡。

问:外来人员想融入上海,享受均等公共服务,比如对异地高考等诉求强烈,上海如何解决?

杨:上海历史上就是一座移民城市,目前老龄化率达到25%,也需要外来人口补充。一方面,要按国家要求,严控特大型城市的人口规模;另一方面,要善待外来人员。我们将坚持“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居住”的取向,完善居住证管理制度,重点是建立健全居住证与基本公共服务待遇对应挂钩、梯度化的制度,改善来沪人员基本公共服务。

去年底,我们以《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为依据,出台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沪参加升学考试的有关方案,一是父母符合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规定的基本要求并达到一定积分的,其子女可在上海参加中高考;二是父母符合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其子女可在上海考中职,读完中职后可在上海考高职高专,读完高职高专后可参加专升本考试。

(责编:姚奕、赵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