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我替网友问代表委员)

让环保部门“顶得住”“管得了”

2013年03月07日08:4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大企业违规排污管不管,怎么管?基层环保机构、环保干部有时不得不受制于地方利益,这是造成环保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该如何让地方环保部门强硬起来?

——人民网网友桃源客、山川、沙鸥翔集等在两会热点调查中提问

回应>>>

潘碧灵委员(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

增强地方环境执法独立性

“2009年,媒体报道某县级市‘环保局书记举报污染企业4年未果’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环保局领导面对辖区内的污染企业,居然只能选择举报!”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潘碧灵指出,上述情形并非个案,反映出当前地方环保执法的困境仍未得到根本改善。

潘碧灵认为,目前的环保执法工作面临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环境执法基础差。环保法律法规较“软”,目前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虽然比较完善,但内容过于宏观,大多是有“要求”或“禁止”规定,却没有对应的法律责任条款,导致操作性差,使环境执法机关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追究乏力,甚至束手无策。

二是执法监管体制不健全。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出台违反环保法律的地方性土规定、土政策,或规定不经优化经济环境办公室批准任何部门不准到企业现场检查和执法,给环境执法制造障碍。环境监察队伍执法地位不明确,目前有的省级、地市级、县级环境监察执法机构编制仍为事业单位,加之地方环保行政机构隶属于地方政府,使地方环保机构监察执法的独立性大打折扣,执法地位和权威受到影响。

三是执法手段不硬。惩罚手段“弱”——除新修改的水污染防治法外,其他环保法律虽然规定了最高罚款上限,但罚款限额相对静态,对违法企业缺乏震慑力;执行手段“软”——环保部门没有行政强制权,只有限期治理、停产治理等职权,缺乏查封、冻结、扣押、强制划拨权等行政强制权;对于环境纠纷,环保部门也只能调解而没有决定权,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

为此,潘碧灵委员建议:

——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建议把建设生态文明和保障公民环境权益写入宪法,修改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环保法律法规,提高违法行为处罚额度,调整排污收费的范围、收费方法、收费额度,赋予环境执法部门部分行政强制权,增强环境执法的可操作性。

——进一步理顺环境监察工作体制。建议国务院制订《环境监察工作条例》,明确环境监察工作和机构的法律地位,统一省以下环境监察机构的名称、级别。建议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提高环境监察机构级别,增加环境执法队伍的权威性。

——进一步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建议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强对环境执法能力建设的投入,按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要求,制定本级环境监察机构能力建设方案,将人员工作经费、执法装备建设等纳入财政预算,予以重点保障,逐步改善执法手段和条件。 (记者  董  阳)

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两会万话筒2013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