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从东北沃野到西南山林,从高原边陲到江南水乡……习近平总书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一重要批示,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一股清新淳朴崇尚节俭的良好风气席卷神州大地,受到民众极力赞扬和广泛支持。
但也有人说:现在经济发达、国家富裕了,没有必要再过简朴的苦日子啦!殊不知,勤俭节约永不过时!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追溯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兴于勤俭,亡于奢靡。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运动横扫大半个中国,建都称王后,统治阶层带头奢靡,大小官吏群起效尤,很快就因奢侈腐败而亡。史学家认为:罗马帝国不是被敌人打败的,而是淹死在葡萄酒里。可见,奢靡之风,萧墙之祸!风气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风向标、导航仪,党风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政风、带动民风,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勤俭节约当时刻牢记和倡导,奢靡浪费当随时警醒和抛弃!
勤俭节约是个传家宝。艰苦岁月凭借它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物质条件改善的今天仍要持之以恒地践行并迈向更大的胜利。去年,我国经济总量虽排位世界第二,但按人口平均数计算仅列100位左右。西部一些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事业还需大量投入,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任务非常繁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能不能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对一个执政党和一个国家来说,是攸关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勤俭节约不仅没有过时,而且非常重要。
党员干部是先锋模范,要时刻率先垂范、躬身践行。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柏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作为“治国”经验。勤俭连廉洁,奢侈通腐化,一个人在生活上养成勤俭的习惯,在工作上方能勤勤恳恳,廉洁奉公。
带头践行、倡导俭朴文明之风,也是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自己个体形象,更代表一个组织、一级政府,其言行举止要慎之又慎。要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现在抓起、从生活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认真地、坚决地响应中央号召,落实好“八项规定”的要求,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要想群众和社会做到的事情,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委政府必须带头执行。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唯有如此,“勤俭节约”之风才能越吹越劲、越吹越久。
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勤俭之风要时时讲、处处抓,坚定不移、毫不懈怠,不搞一阵风、不走形式,下定决心坚决铲除奢靡浪费腐化恶习,弘扬节俭朴实廉洁清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