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展慧 余建斌
2013年03月01日09: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
重庆科技馆,一工作人员利用语音识别技术与画中的“蒙娜丽莎”对话。“蒙娜丽莎”讲话时还不断变换着手势。 |
未来,会不会出现这样一幅语言自然交融的场景:人与机器间问答自如,不同语言的人们能够进行实时对话?现在语音技术正在逐步突破,带领人类前往这样的境地。
1.语音技术全面走入普通人生活
一些语音技术的应用在生活中已经触手可及,走在路上你会发现,对着手机“自言自语”的人多了。
你可以进行语音搜索。比如,对着手机说:“我想听XXX的歌”,系统通过识别理解,很快就从手机上或者网上找到并播放歌曲给你听;或者只要轻轻哼唱一段音乐,手机就能搜索出相应的一首歌。
你还可以用语音输入信息。比如发送手机短信甚至长篇的电子邮件,只需对着电子终端说话,语言就能变成文字输入。
你也能与机器“对话交流”,它能跟你聊天、开玩笑,并满足搜寻信息等各种任务需求。
在中国参加普通话、英语等语言考试时,很可能你面对的评委将是一台机器,它们能更客观而不知疲倦地为你“打分”。
“语音最大的优势是,它是人类最自然的交互方式。”机器学习技术专家、百度多媒体部副总监余凯说,以语音搜索为例,基于自然语言的搜索请求将会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的主流搜索方式之一。
“如今的语音搜索不同于传统搜索模式,不是基于无关联的几个关键词来反馈结果,而是能够理解用户指令,完成一项完整的任务。”余凯说。
在全世界范围内,语音技术走过了漫长的蛰伏期。但正是在近一两年,随着智能手机崛起,语音技术应用似乎迎来了爆发性增长。在中国已发展了20多年的语音技术,也真正进入到普通人的生活,开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不少中国本土的语音公司迅速崛起,改变了国外公司垄断中国语音技术市场的局面。
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占有中文语音技术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包括了电信、金融等领域的大型电信级应用以及手机、车载导航、玩具等小型嵌入式应用。
像这些以研发为主的语音技术公司,不仅自己研发语音技术产品,还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为各行各业的开发商提供易用的语音开发平台,为行业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语音技术解决方案。如科大讯飞目前已与联想、华为、东软、英特尔等公司合作,帮助他们在自己的系统和产品里进行语音技术的二次开发和推广。
像百度等一些国内互联网公司近几年也越来越重视语音技术的应用,成立了自己的语音技术研发团队,针对自己的产品需求来发展技术,研发直接为产品服务。
“国内正在形成持续的语音产业价值链,国内语音技术的市场应用正在大踏步前进。”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认为,目前中国在中英文语音产业方面的技术能力已完全和美国等世界一流同步。在产品应用中,只有在电信级大规模应用中,与美国、日本相比还略有差距。中国语音技术应用在消费类产品和终端产品方面的进展,反而超过了美国、韩国和日本。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