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25日08:3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国接待游客2.03亿人次
旅游休闲,消费需求日趋多样
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2.03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5.1%;实现旅游收入1170.6亿元,增长15.4%。
历史数据显示,近年来,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旅游接待游客数量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2009年1.09亿人次,增长24.7%;2010年1.25亿人次,增长14.8%;2011年1.53亿人次,增长22.7%;2012年1.76亿人次,增长14.9%。
其中热门旅游城市三亚的数据尤其喜人。今年春节游客接待量达56.38万人次,增长16.49%;旅游总收入达43.6亿元,增长31.33%。2010、2011、2012年的游客接待量分别为:41.03万人次,增长15.94%;42.85万人次,增长4.44%;48.4万人次,增长12.95%。
近年来,春节期间,不在家过年,而是出门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旅游消费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节假日的常态选择。同时,旅游市场产品供给更加贴近百姓需求,旅游者出游也更加理性、文明。
观念的变化来自经济发展的推动。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国人的消费升级需求旺盛。旅游需求是比较高级的需求,只有在消费者到了有钱有闲的阶段才可能去寻求满足。在消费需求的推动下,中国旅游市场近年来发展很快,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均保持了较高增速,旅游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建设,不仅要求完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硬指标,更要求完成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居民幸福感等软指标。进行旅游休闲,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公众的现实需求。
民航客运量增18%
消费升级,飞机出行渐成常态
据初步统计,2013年春节黄金周期间(2月9日—2月15日),民航旅客运输量642.1万人次,增长18%。近些年民航一直保持在高位增长的速度,2006年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1.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5%;2009年2.31亿人次,增长19.7%;2011年达到2.93亿人次。
过去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民航事业也得到飞速发展。以河南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为例,2012年全年旅客吞吐量已经是2006年的3倍。今年春运期间预计完成客运量137万人次,增长7.5%。近年来,该机场春运期间完成客运量逐年递增:2008年完成61.46万人次,增12.13%;2009年79.75万人次,增29.75%;2010年96.29万人次、增20.73%;2011年109.89万人次,增14.12%;2012年127.42万人次,增15.96%。
河南是劳务输出大省,春运期间返乡、离乡的运输压力很大,以往比较依赖于铁路公路运输,如今机场也开始在春运中担任重要作用。新郑机场几年翻一番的吞吐量,一来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强劲,二来反映了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再深一步看,民航发展迅猛,更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消费的升级。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有了度假休闲、长距离旅游、出国旅游的愿望,同时对出行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旅游,人们也开始更乐意选择便捷、舒适的民航作为出行方式。坐飞机,正渐渐成为寻常百姓的选择。
网购火车票占总量40%左右
异军突起,互联网改变消费模式
春运车票开售以来,1月7日至2月17日网售为9300万张,全路为2.57亿张。春运车票开售以来网售占比最高的是1月28日,网售364.1万张,全路售741.7万张,占49.1﹪。
自今年进入春运以来,12306网站发售量已占到全国铁路发售总量的40%左右,而去年,这一比重只有20%左右。网络售票异军突起,成为今年铁路春运的突出特点。
3年前,当人们还在为购买一张春运回家的火车票,吹着冷风漏夜排队时,谁能想到如今可以坐在家里喝着热茶、点击鼠标购票?
品类丰富,购买便利,消费体验优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在网络购物时代,消费模式的革命使供需双方的不对等日益缩小,在不断优化消费体验的同时,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
消费模式在变革,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区别于传统“卖完拉倒”的销售观念,网络购物中“体验经济”的成分越来越多。网络口碑已经成为市场的奖惩机制,正倒逼商家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诚信。同时,商家经营成本降低,交易效率提高,物流快递业等蓬勃发展,吸纳就业势头强劲,更是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功不可没。
网络购物不仅关系着我国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创新,也堪称推广绿色消费模式的一大抓手,更关系着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前景无限。
(人民网记者鲍丹、王珂、曲昌荣、李刚、黄晓慧、熊建、林丽鹂、林琳、时圣宇集体采写)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