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费伟伟 赵 鹏
2013年02月25日08: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
版式设计:宋 嵩 |
![]() |
2012年11月1日,夕阳下,平潭屿头乡渔民在收割紫菜。紫菜是该乡目前的经济支柱之一。 |
![]() |
石牌洋景区海蚀柱 |
![]() |
西航夜景 |
核心阅读
平潭的最大优势,就在对台。中央出给平潭的考题是“五个共同”:“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福建提出“三放”:放地、放利、放权。举措频频,极大提振了台湾工商界共同开发平潭的信心。
平潭本就不小——中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主岛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
平潭现在更“大”——今年6月实现全岛封关后,将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平潭格外“特”别——它是国家批准、探索进行海峡两岸区域深度合作的第一块“实验田”。
为什么是平潭
距离台湾最近
海关特殊监管
3年前,即便在福建,平潭也是寂寂无名。那时,平潭岛与大陆尚未连通,人货往来全靠渡轮。工业寥寥、发展滞后,居民多以水产捕捞、海上运输和外出打隧道为生,人均GDP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中央探索海峡两岸区域深度合作,为什么选择平潭?
打开地图,便可找到答案。平潭东距台湾新竹仅68海里,面积相当于4个香港本岛或两个厦门本岛。主岛海坛岛可供建设用地160平方公里;另有12个具备开发条件、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的小岛;海岸线总长408公里,拥有众多避风条件良好的港湾和深水岸线资源,其中可供开发的港址岸线22公里,拥有多个可建10万吨级和20万吨级深水泊位的港湾……
历史上,平潭是东南沿海对台贸易和海上通商的中转站,清咸丰年间被辟为福建的对台贸易港口。改革开放后,平潭成为最早设台轮停泊点和开展对台小额贸易的县之一。对台渔工劳务输出量居全国县市之首。
平潭的最大优势,就在对台。中央从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平潭,赋予平潭的海关特殊监管政策可谓“特中之特”——借鉴自由港模式,实行“一线放宽、二线管理、人货分离、分类管理”。这一政策,给平潭打开充满想象的发展空间。未来,在这片区域,人可住、车可行、能消费、能生产,将是一个全功能特殊区。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