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人类文化传承离不开各民族语言

2013年02月21日09: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澳大利亚——

95%的土著语言已消失殆尽

澳大利亚可谓全球母语灭绝情况最为严重的国家。在1787年欧洲人开始大批涌向澳大利亚之前,澳大利亚连同方言共有700多种语言。受殖民运动,尤其是白人统治“同化政策”的影响,如今95%的土著语言已消失殆尽,只剩下不到50种。

从1869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澳大利亚白人政府对土著人实行“同化政策”,强行把10万名儿童从他们的父母身边带走,送到白人家庭或政府机构养育,成为澳大利亚“失窃的一代”。本报记者采访了在墨尔本的约翰·史密斯先生。他说:“1960年被从父母身边强行带走以后,我与本民族的文化渊源就被割断了。结果,我丢掉了所有的东西,包括自己的名字,现在的这个名字完全西化。”

从史密斯的经历可以看出,白人政府的“同化政策”导致了一些土著语言的灭绝。当然,由于只有少数土著语言有象形文字或文字,文史资料、广播、电视等无法对大多数土著语言进行传播,这无疑把土著语言置于濒临灭绝的高危境地。随着一些土著语言的快速灭绝,那些经过4万年传承的民族文化载体——传说、故事、歌谣等也化为乌有。

上世纪70年代“同化政策”结束后,澳大利亚政府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一些亡羊补牢的措施保护土著语言。1972年,澳政府实施双语教育工程。许多土著孩子在学校先学本部落语言,然后再学英语。政府还鼓励出版商出版发行土著语言书籍,鼓励广电部门开设广播、电视节目,并利用互联网、数据库和多媒体存储一些土著语言。

印度——

现存“母语”数量达到3位数

长期从事土著语言保护工作的印度巴哈沙研究与出版中心创始人加内什·德维对本报记者表示,印度是世界上少有的现存语言数量达到3位数的国家。印度1991年人口普查列出1576种“母语”拥有独立语法结构,2001年人口普查仅列出234种“母语”,使用人数超过1万人的语言只有122种。

据德维介绍,在印度,濒危语言大多属于一些土著居民社区、游牧人群或通常被称为“原始部落”的群体。他认为,语言濒危的最根本原因是其在生存环境中的可用性。由于土著语言很难与一些赚钱的工作挂钩,因而使用这些语言的人们就会逐渐不再使用他们的母语。而地方基础设施和资源缺乏、对外交通联系落后等,也是导致地方语言和方言逐渐消失的因素。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土著语言都面临如此尴尬境地。比如印度中央邦的一种土著语言“比利语”,在过去几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显示,使用人数呈快速增长态势,这与所在区域能够保持持续发展和繁荣有关。

德维表示,印度政府为保护和推广语言成立了许多机构,包括使用26种当地语言出版文学作品的萨西迪亚学院,以及专门关注推广小语种的位于南部城市迈索尔的印度中央语言研究院。他所在的巴哈沙研究与出版中心经过两年多时间完成了一项全面的语言调查工作,被称为“印度人民语言调查”,将于今年内以50卷系列报告形式公诸于众。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