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泓冰
2013年02月19日08: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上海校服合格率不足五成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何瑾馨告诉记者,不必谈“毒校服”色变。这次涉事校服所使用的偶氮染料是纺织品服装印染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合成染料,共有近2000个品种,其中只有130多种偶氮染料经还原会释放出指定的24种芳香胺类。
但人们还要忍不住追问:“一家3年连续抽检不合格的企业为什么会一直为浦东学校供应校服?”
据了解,上海现在20多家学生服生产厂家,九成以上是欧霞这样的小企业。在2012年三季度的抽检中,校服的合格率还不足50%。而在抽检不合格的“黑名单”上,不只是欧霞,还有其他几家厂也是常客。
上海某区的一位教育局副局长表示,没有文件规定过全市或全区中小学需要统一订购校服,以前校服多由教育部门办的“三产”企业生产,现在则多由学校自行决定,教育局只负责核价。对于质量问题,基本只靠质监部门抽检。学校和教育局对服装质量是外行,对于质监部门在网上挂出的不合格名单,关注不多,监管更少。
在上海,学生校服费用是列在学校代办服务性收费项目中的,由物价部门对校服的最高价格做出限定。中心城区的高中学校自制校服的,每套不能超过250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自制校服的,通常夏季校服每套50元,冬季校服为150元左右。不少老师和家长都表示,在上海,这样的价格偏低,可能导致大厂家嫌利润低不愿做、愿意做的厂家偷工减料等现象。同样在上海,一些民办的“贵族”学校、国际学校内,校服往往包括从外套到袜子、帽子等诸多品种,费用上千元。
职业服设计专家、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刘晓刚表示,让学校把质量关并不现实。应在质监、物价部门经常性联席检查之外,更多公开采购信息,认真实行许可证制度。
【链接】
2万余套问题校服已停用
记者18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获悉,生产不合格校服的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供货的21所学校26444套校服已暂停使用并送检。上海同时还将通过明确准入标准、建立“黑名单”制度等多项措施建立监管校服质量的长效机制。
明确准入标准。质监部门将抓紧在一般服装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研究建立针对校服的更严格的地方标准。
规范订货主体和程序。在当前各校自行采购的“大分散”格局下,研究区县和学校相结合的相对集中采购模式。采购过程中,质监部门将进行前置检验,并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订货过程要对学生和家长充分公开。
合理确定价格。既充分考虑学生和家长的承受能力,又兼顾企业合理利益。(据新华社上海2月18日电记者周蕊)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