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今年年底前,以IPv6为核心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将开展小规模商用试点——

关注·IT热点探趋势①·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真的来了?

记者  喻思娈

2013年02月18日08:4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与“旧网”不能互联互通,“新网”普及受挫

下一代互联网的种种优势,并没有让它很快普及开来,其中的关键是IPv6网与当前占主导的IPv4网不能互联互通——IPv6网用户无法直接访问IPv4网络上的资源,反过来IPv4用户也无法直接访问IPv6网络上的资源。

“这一问题不解决,将制约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和应用研究部署。”李星说。

第二代教育网目前的应用范围还局限在高校,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则阻碍重重。没有足够多的用户支撑,IPv6网络的应用开发也不能得到有效开展。当前,IPv6网应用还集中在高校教育资源上,如大学数字博物馆和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的升级。

不过吴建平也认为,过渡到下一代互联网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一代互联网要既保持现有互联网的优势,又能解决互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新问题。”

下一代互联网有两个最重要的“DNA”,一个是“向下”——能够兼容所有网络和各种电子设备;另一个则是“向上”——始终是为用户应用自下而上开发的技术平台。这两个“DNA”都是现一代互联网所缺乏的。

不过,如何实现两代互联网的过渡并最终实现互联互通,包括推进IPv6网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其技术方向上仍存在争议。

李星认为,从电信运营商的角度看,解决地址不足问题,或许有三种方案:

第一,继续使用IPv4:给用户分配私有IPv4地址,通过翻译技术共享IPv4公有地址,以解决IP地址耗尽问题;第二,建立IPv4和IPv6的双栈网,但由于IPv4地址耗尽,即便使用双栈,也需要给用户分配私有IPv4地址,通过翻译技术共享IPv4地址;第三是新建纯IPv6网,通过IPv4/IPv6翻译技术,解决IPv4/IPv6的兼容问题,实现与IPv4网络的互联互通。

“第一种方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IP地址不足问题,第二种方案成本太大,世界上只要有任何一个区域用IPv4协议,你就要保留原有网络,而且最终仍解决不了与IPv6间的切换问题。”李星说。由此看来,第三种建设纯IPv6网络,并与现有网络互联互通,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案。

李星认为,建设IPv6网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如果不能解决与IPv4网络的互通问题,运营商的积极性不会高,因此建设IPv6网络需要有国家经费的补贴。教育网中IPv6网的运营就得益于国家的补贴。

吴建平认为,当前向IPv6过渡困难很多,还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解决,但核心是社会认知与政府的支持,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来推动。

时间表迫近,亟待发力

不仅是中国,全世界在下一代互联网普及路上都走得并不顺畅。

“从全球范围看,IPv6发展至今,其网络规模不到IPv4的1/10,流量只有IPv4的1%。”李星说。与此同时,推动互联网由IPv4版本向IPv6版本演进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已成为全球共识,很多国家出台推进IPv6网建设的时间表。

困扰IPv4网和IPv6网互联互通的问题,似乎也看到了曙光。李星带领的研究组提出的无状态IPv4/IPv6翻译技术可以解决IPv4地址和海量IPv6地址空间的无状态映射问题,以及不兼容的IPv4协议和IPv6协议的翻译问题。通过在第二代教育网上的运行,证明了其原理和工程上的可行性,这有望解决向下一代互联网过渡的世界性难题。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在教育网上的试验,也验证了吴建平研究小组提出的真实源地址认证问题,这一方案为下一代互联网可信与安全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吴建平说,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和研究的部分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而且教育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现在需要加快IPv6网的过渡,为中国互联网发展赢得先机。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