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资源枯竭、产值掉队,“无土”瓷都景德镇如何永续发展

蹲点·沉下去,观察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①:文化资源“重燃”千年窑火

记者  任江华

2013年02月18日08: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照片为根据梵·高作品创意设计的法蓝瓷产品。
  本报记者 任江华摄

资源型城市迟早会面临困境,怎么走出困境要看各自的底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转型要未雨绸缪,越早谋划越主动。同时也要注意,这是个系统性工程,既要突破传统资源观、政绩观的束缚,也要谋定而后动,最终以增进人的福祉为归依。

我国共有100多个资源型城市,它们能否转型成功,取决于当地政府在推进时机和政策方向之间,能否把握好平衡。

即日起,本版推出《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系列报道,探讨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因地制宜的转型路径,敬请关注。

首期聚焦江西景德镇——顶着千年瓷都的美誉,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掉了队。近年来,不仅陶瓷工业产值远落后于后起的佛山、潮州等地,差距还有越拉越大的趋势。在外部竞争、环境修复和资源枯竭的多重压力下,景德镇向哪个方向发展,才有望重振昔日声威? 

——编  者 

瓷都产值为何掉队?

国有瓷厂改革步履维艰,佛山等地趁势而起

2月2日,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太平窑复烧。由此上溯,自2009年至2012年,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在此逐年复烧。眼下,中国历代瓷窑博物馆正在筹建中,上海世博会江西馆亦被授权在这里重建,将展示“盛世景德镇·唐英1728”古代制瓷72道工序的100米动漫长卷。

而在此前将近20多年的时间,景德镇顶着千年瓷都的招牌长期陷入内外交困。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有民俗博物馆、古窑瓷厂,本是景德镇陶瓷文化旅游的首选之地,但只能“捧着金饭碗讨饭吃”,一度经营惨淡,入不敷出。

在工业产值方面,景德镇更是落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2011年,景德镇陶瓷产值在全国占第五位,第一位佛山800亿元,第四位潮州390亿元,而景德镇是220亿元。2004年,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瓷都”称号却被潮州摘走。

景德镇1700多年陶瓷产业发展史上最近的这次危机,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5年2月,景德镇建国瓷厂最后一座柴窑熄火停烧,标志着景德镇陶瓷产业全面陷入困境。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十大国有瓷厂就倒闭了!”回忆往事,时任十大国有瓷厂之一为民瓷厂厂长的欧阳寿阳仍唏嘘不已。当时厂里有1000多退休工人;分配实行大锅饭,工人没有积极性。有一年,来了一批订单,工人不愿生产,只得到鄱阳、都昌招一批农民工来帮助做。工厂缺乏周转资金,连生产所需要的重油等原材料,欧阳厂长都只能凭自己那张老脸向总公司陶瓷原料供应处赊购。

虽然产品依然受市场青睐,但订单须由出口公司下达,无法及时有效与市场对接。计划经济时代声名赫赫的十大国有瓷厂无一例外都陷入困境。   

当时,景德镇陶瓷的原料瓷泥就已然要从浙江、广东甚至邻近的星子县购进;天然气价格不断攀升,已占到生产成本的40%。景德镇户籍人口50万人,10多万人从事陶瓷行业,内部同质化竞争严重。

“原料、燃料、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已不支撑景德镇走简单增加投入、粗放扩大生产规模的路子。”景德镇市瓷局副局长雷军说。

景德镇开始艰难的突围过程。对十大国有瓷厂进行改制,让职工承包生产车间。还有一些职工在国外展览展销陶瓷,展销初期奇货可居,撤离前却便宜得像大白菜,让外国买家大呼上当。

同时,景德镇瓷器的品质形象面临重整再造。高档店里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叫价动辄数百万甚至近千万元,而地摊上一个硕大的青花瓷瓶,却只要百十元,都是景德镇制造。

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