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社会动员的新力量——关于微博舆论传播的调查与思考

2013年01月29日09:43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调查人:谢新洲、安静、田丽

2009年,微博开始在我国兴起,短时间内搅动了整个网络环境,掀起了社会舆论新的波澜。140个字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微博成为普通网民表达关切、伸张正义和呼吁权利的重要窗口。微博发出的声音牵引着社会舆论的走向,为实现公民权益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也暗含着种种风险。

微博的兴起,犹如拧开了社会舆论的水龙头。普通网民、社会名流、媒体记者等等竞相在这个平台上发布信息、交换意见,使微博成为各种信息的发源地和集散地。微博信息传播具有非常高的效率与影响力。微博中,每一个用户都是一个独立的节点,通过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微博网络基于人际传播又高于人际网络,用户之间的关注分为基于现实生活的“关系网”和基于共同兴趣的“内容网”。这种结构与我国“熟人社会”的特征相呼应,使微博在用户心中的可信度、归属感大幅提高,进而增加了对微博舆论的认同感。在传播模式方面,微博具有去中心、多节点、传受合一的特点,使信息可以同时经多中心多次传播,不仅提高了传播的效率,扩大了传播范围,而且通过不断增加新的内容,维持舆论“热”度。此外,我国微博市场高度集中化,用户多使用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这一格局是电子邮件、博客、论坛等所不及的,因此微博便于把来自各方的信息集中处理,形成强大的意见整合能力,有利于舆论的发酵、形成与传播。

微博信息影响着社会舆论,微博舆论体现着社情民意。从“微博反腐”到“微博打拐”,展示了微博舆论强大的影响力和动员力,然而“微博谣言”和“微博对掐”让人不得不担心微博的舆论环境。为了掌握微博在舆论形成与扩展中的作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开展的“第二次互联网影响力调查”中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

微博用户特点及使用特征

用户是形成并推动舆论发展的重要基础。微博用户有的积极发布原创新闻或者评论,丰富信息内容;有的转引其他媒体或渠道的信息,推动多级传播;有的通过“关注”形成“围观”力量。为了了解微博用户特点及使用特征,我们构建了微博用户行为模型(如图1所示),并通过实证研究进行验证。该模型由三部分组成:自变量为微博用户的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学特征;中介变量为微博用户使用微博的态度;因变量为微博用户的使用行为。其中,微博使用行为从参与水平与参与层次两个维度进行描述。

结果显示,微博在网民中具有很高的渗透率。在微博使用方面,男女之间,不同婚姻状况的网民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年龄、收入、学历、居住地对网络使用有显著影响。微博使用与网龄和每天上网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⒈微博深度介入用户的日常生活

据统计,3000份有效样本中有52.7%的被访者经常使用微博。微博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超过了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成为仅次于新闻网站的第二大网络应用(如图2所示)。尽管其位居第二,但是通过与手机的绑定,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微博,因而使用频次远远高于新闻网站。不少年轻人遇到奇闻异事、心情起伏,乃至一日三餐等生活琐事,都习惯用微博表达,形成了独特的“晒”文化。微博已经深刻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⒉中青年是微博使用的主力

年龄对微博使用有显著的影响,但是二者之间不是简单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关系。总体上看,青年人是微博使用的主力,中年群体形成了以42岁为中心的一个次高峰。图3反映了微博用户的年龄分布情况,其中18岁到36岁的中青年用户占微博用户总数的80.83%。中青年在微博使用中的主力地位,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他们的言行对微博舆论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青年人思想活跃、行为大胆,为微博内容注入活力的同时,增加了舆论的不稳定性。

⒊微博用户收入水平呈U型分布

收入水平对微博使用有显著影响,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群体中,收入越高,微博的使用越低;收入2000元以上的群体随着收入的增长,微博的使用也急速增长。无/低收入以及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人群是微博的主要用户群体(如图4所示)。前者多为在校大学生或者刚工作的白领,后者多为“成功人士”,这两个群体虽然收入差距较大,但是他们在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信息素养方面具有共性,且两个群体的社交范围相对较广。他们属于社会的“精英”或“准精英”群体,他们的使用增加了微博的“时尚性”,带动着微博使用率的扩散,同时对微博舆论的形成起到引导作用。

⒋微博用户高度关注公共事务

通过对微博话题的统计分析发现,用户对社会公共生活类话题的关注度远高于其他,这也成为微博与其他网络应用的重要区别之一。为了获得更多有关公共事务的信息,接近半数的微博用户关注了经过认证的记者和媒体的官方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关注公共事务,一方面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发表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维护个人的权益。用户通过微博关注和参与公共事务,对构建公共舆论平台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微博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网络应用之一。微博活跃用户增长量与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其他网络应用。微博用户的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为微博形成社会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微博用户中,中青年、高学历、高收入人群是主力,这部分人在社会生活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的存在将使微博在二次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