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期刊选粹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与辅导
文/省委讲师团
2013年01月25日15:1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十八大报告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党和国家事业进行了全面部署。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八大报告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着重把握3点:

第一,必须实现经济工作重点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四个着力”就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五个更多”就是,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第二,必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第三,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市场作用,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十八大报告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经验基础上,从7个方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建设作出部署。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着重把握3点:

第一,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正确道路。必须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必须准确把握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着力点。十八大报告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出部署,总体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着力点是: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需要强调的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绝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

第三,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建立健全选举民主制度的同时,大力发展协商民主,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求,对于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八大报告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基础上,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进一步部署,提出了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着重把握3点:

第一,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十八大报告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两个方面作出了部署。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第三,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提出了“三个倡导”,这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作出的这个表述,符合党和国家一贯倡导的思想、理念、精神,也最大限度覆盖了各方面意见,各方面接受程度更高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在实践中培育,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实践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十八大报告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事业发展目标基础上提出了新要求,并从6个方面作出了新部署。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着重把握3点:

第一,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第二,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第三,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针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第一次单列一个部分加以论述,并提出了4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落实好这些战略部署,应着重把握3点:

第一,必须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现在,我国发展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一定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第二,必须全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第三,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十八大报告还对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等方面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从青海来讲,贯彻落实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面部署,就要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三区”建设的重大工作部署,深入推进。在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方面重点要加大三个方面力度:一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一方面,要坚持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另一方面,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要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文化、管理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完善创新激励和保护机制,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二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要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发展实体经济这一重点,大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和壮大具有青海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壮大产业集群,大力构建青海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大力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加快优化区域结构,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增强中小城市和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才集聚功能。三要加大城乡发展一体化力度。在继续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同时,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着力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要鼓励支持西宁、海西等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发展,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更好更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方面坚持生态立省战略,以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为重点,努力在四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带动提升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一要在观念上取得突破。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治国理政的执政高度,上升到建设美丽中国、大美青海的发展高度,上升到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二要在投入上取得新突破。在实施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二期工程,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政策、资金、项目、科技等方面对青海生态工程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资本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三要在布局上取得新突破。按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要求,加快推进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探索建立符合功能区功能定位的保护发展模式和科学发展手段,形成并完善“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四要在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重点推进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把资源、环境、生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方面。一要坚持以发展人民民主汇集民力。要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要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构建符合科学发展的社会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社会组织体制,充分调动各族群众主动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二要坚持以改善人民生活凝聚民心。要对照党的十八大关于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新要求,全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有效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基本实现人人享受基本社会保障。三要坚持以增强文化软实力激发民智。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大力倡导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继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培育良好社会风尚。要大力推进文化名省建设,扎实推进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四要坚持以加强社会管理保障民权。要切实把群众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要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各种渠道,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要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发挥法治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

(责编:权娟、杨媚)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