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到新华社调研,强调要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这条主线,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党性原则,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用心走基层,用情写群众,不断提高新闻报道水平。(据1月24日《人民日报》)
我们党的新闻工作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刘奇葆强调要“用情写群众”启示啥?笔者认为,那就是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在服务群众的新闻实践中,要真正为人民鼓与呼。
“为人民鼓与呼”,既是我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更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只有及时地把群众的呼声收集起来,报道出去,接通“天线”与“地线”,才能既做人民群众的知心朋友和“代言人”,又能把党的声音和政府的决策及时传达到群众中去,在党和人民之间搭起理解之桥,信任之桥,沟通之桥。因此,新闻工作者要自觉地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真正地为人民鼓与呼。
要为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大力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工作部署,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的作用。要“眼光向下,心中有人,笔下有情,摸着脉搏,接着地气,贴着人心”开展新闻工作,真实准确、全面客观报道新闻事件,回应社会关切。以敏锐的新闻洞察力,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用建设性的宣传报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真正取得实效,使广大新闻工作者真正做到为人民采写、为时代放歌。
要为弘扬社会正气鼓与呼。记者的称谓不是荣耀,而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是引导舆论的责无旁贷,是捍卫精神的神圣职守,是凝聚社会力量的义不容辞。这份责任,如山似海,义不容辞。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敢于揭露社会时弊,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为群众鼓与呼;要捍卫良知,匡扶正义,鞭挞丑恶,做时代的摇旗呐喊者。
要为促进社会和谐鼓与呼。化解社会矛盾,增加和谐因素,也是我党新闻工作者的主要政治责任之一。因此,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特定发展阶段的国情社情,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营造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主流舆论,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新闻舆论监督与维护社会稳定统一起来,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解疑释惑、疏导情绪,有效引导社会热点,为化解社会矛盾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