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狠刹浪费之风》。文章指出,狠刹浪费之风,首先要从整治公款浪费开始。
其实,有关如何治理“舌尖上的腐败”的话题,已沸沸扬扬议论多年,真可谓是良策驰骋、妙计纵横。然为何屡禁不止,反有燎原之势?无他,皆典不重、刑不严之过也。
《韩非子·内储说上》曾言:“夫有天下,大利也,犹不为者,知必死。故不必得也,则虽辜磔,窃金不止;知必死,则天下不为也”。说的便是知必死则不为。若对“舌尖上的腐败”的公职人员施以重刑、课以重典,先开除公职,再以涉及金额大小入罪,试问哪个还敢轻锊虎须?
然而近年来,休说因“舌尖上的腐败”入罪者了,怕只怕是连受处分的都鲜矣。古人尚有“杀鸡骇猴”之说,如今连“鸡”都不杀,哪里还有“猴”怕?
本来花公家的钱,大吃大喝、白吃白喝、蹭吃蹭喝,填饱自己的肚子,联络个人的感情,发展私人的关系,已是世间美事。再无人查、无人管,如何不令人趋之若鹜、纷至沓来?
2007年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公款吃喝费达3000千亿元,至今五年时间过去了,这个数字恐怕是只增不降或飞速猛涨。如此庞大的开支,休说我国目前是发展中国家,纵然以后发达再发达,亦是民众不能承受之重!
对“舌尖上的腐败”用“严刑重典”,已没有时间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