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超过400家淘宝店铺宣称可通过电子串号找回被盗iPhone手机

定位寻机当心触碰法律(上):定位找手机 真的靠谱吗

记者  姜 峰  魏本貌  何 璐  李 坚

2013年01月15日08: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淘宝找回服务涉嫌从苹果公司非法获取用户信息

除了等待大海捞针式的警方破案、追回赃物,越来越多的iPhone手机被盗用户选择了“主动出击”,在淘宝网上购买另一种新型手机找回服务。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iPhone手机找回”,发现有超过400家店铺宣称可以通过手机IMEI码定位丢失的手机,每次价格5元到20元不等,有的店家甚至表示能“80%查出被盗手机现在使用的手机号码”。从销售记录来看,成交量最大的店铺甚至达到了1万余次,不少买家在评价中称的确通过这项服务查到了被盗手机的信息。

至于找回手机的原理,店家这样写道:被盗的iPhone手机往往会通过刷机删除之前的使用记录,并需要插入新SIM卡重新激活才能使用,在这个过程中iPhone会读取新卡的ICCID信息与IMEI码匹配并上传至苹果公司,店家即可通过技术手段从苹果公司后台获取信息。而这个神奇的“ICCID码”则是每个手机SIM卡所对应的一串20位的数字,固化在手机SIM卡里,通过将ICCID“翻译”成手机号,这样就得以确定被盗手机的使用者。

但也有知情人士表示,由于可能涉及非法从苹果公司获取用户信息,这项寻回手机的服务尚属法律的边缘地带。而手机SIM卡办理并未实现严格的实名制,存在大量人号不一的“黑卡”,即便锁定卡用户,有时也查找不到号码背后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更何况,通过技术手段将ICCID码‘翻译’成手机号是否合法,还存在很大疑问。”

随意出卖手机用户个人信息,存在滥用危险

淘宝卖家出售ICCID码和手机的维修记录等信息,这种行为是否侵犯个人隐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程雷指出,出卖个人信息给本人,违法问题并不突出。但这种方式存在滥用的可能,关键是获取上述个人信息的途径可能涉嫌违法,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专门规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以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上述非法出售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则可能构成犯罪。

去年12月,南昌市客运派出所接到何女士报案,称前一天她的苹果手机在公交车上被盗。何女士在报案之前便在淘宝网上花钱查出被盗手机的ICCID,并“译”成手机号码。她还通过个人关系找到通信公司内部人士,用实名制系统确定了使用者是南昌县蒋巷镇一个18岁男孩。

客运派出所的民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前往蒋巷,找到了这位男孩。可是男孩含泪表示,他是冤枉的,自己从未碰过何女士的手机。“事实上,找回丢失的手机十分困难,淘宝上宣称的各种技术手段不见得靠谱。”客运派出所所长张斌表示,也不排除是这位小伙子的个人信息被盗用了,用他的身份证件办了“黑卡”用于非法用途。

“这个案例也充分证明,我们的个人隐私有多么不安全,只要花几块钱就能确定手机号码和机主信息,并且查询出个人信息。”不少网友对于何女士的寻机行为也表示担忧,“手机的IMEI码并非难以获取,倘若被不怀好意的人使用并定位,后果不堪设想!”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