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2012年十大典型人物

2012年12月28日08:37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7、王腊旭:“大义儿子”义务赡养工友父母

  首篇报道:7月23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通迅《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的故事有了姊妹篇——王腊旭二十三年赡养工友父母》,后续报道13篇。

  主要事迹:王腊旭是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邢东矿职工。工友霍景彪去世后,他义务承担起赡养工友父母霍文通夫妇的责任,像对亲生父母一样悉心照料霍家二老。为了照顾好老人,相亲时他提出条件,要求对方必须赡养霍家老人;为了宽慰老人的心,他把儿女的姓都改为“霍”。23年来,王腊旭和妻子用真情和孝心帮霍家扛起困苦,挽救了这个一度濒于破碎的家,让老人的生活再次充满温暖和欢乐。

  反响:中央领导同志予以肯定。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众多网友通过网络跟帖、微博等形式表达内心的震撼与感动,引发了“弘扬当代雷锋精神 共筑和谐社会基石”的大讨论。

  后续:冀中能源集团的工人们掀起了敬老孝亲的热潮,许多工人下班后主动前去看望霍家老人。

  8、刘清伟:用生命看护孤岛23年

  首篇报道:8月24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用生命看护孤岛——共产党员刘清伟23年坚守珠海担杆岛的故事》,后续报道4篇。

  主要事迹:随着1985年的大裁军,部队守备团以及珠海担杆岛原居民都纷纷撤出担杆岛,刘清伟却在1989年转业时,放弃到珠海市区工作的机会,毅然来到担杆岛落户,当上了海岛护林员和省级猕猴保护区的保育员。在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守岛巡山中,海岛的森林覆盖率以及猕猴数量不断增长,但刘清伟却经历了守岛的孤独和危险,既要面对海岛上艰难的生存环境,又要面对上岛捕猎和盗挖名贵树木的不法分子。刘清伟一次次处在生死边缘,又一次次赢回生命,守岛23年,在家里过年只有一次。为了坚守海岛,他失去了在父母身边尽孝的机会,也失去了照顾妻儿的机会,但他仍然在坚守、仍然在奉献。

  反响:《珠海特区报》全文转载报道,珠海市委号召全市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向刘清伟学习。珠海市直机关干部职工赞美守岛英雄刘清伟是“新时期最美守岛人”。

  后续:11月27日,本报记者参加中央文明办珠海“道德讲堂”建设调研座谈会,向来自全国九省区及40多座城市的文明办主任及珠海市民宣讲守岛英雄刘清伟的感人故事。

  9、徐立:高尚医德、师德的楷模

  首篇报道:9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徐立老师留下的谜》,后续报道10篇。

  主要事迹:8月23日,徐立走了。82岁的徐立作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退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却长期生活十分俭朴,甚至捡别人的剩馒头吃。原来他把工资全部用来帮助别人,不仅每次国内遭灾必定捐款,还定期资助贫困大学生,给医院捐过钱,甚至给在医院干活的民工也送过油、米,成了“裸捐医生”。徐立退休后每天都在医院转悠,有时帮助年轻医护人员规范操作,有时给病人带路,发现什么问题立刻向院领导反映,为了医院的发展他不知疲倦,成了“编外院长”。对徐立来说,医院就是他的家,医生护士和病人就是他最亲的人,他一分一秒也离不开为之奋斗的事业。

  反响:中央领导同志予以肯定。中南大学追授徐立同志“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湘雅二医院党委发出向徐立学习的号召,并开展了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人民日报等28家中央和省市媒体记者参加并报道报告会。

  后续:湖南省红十字会及湘雅二医院领导看望了徐立爱人胡慧侬,并决定在长沙凤凰山公益陵园为徐立设立衣冠冢,表达对他的缅怀和敬意。徐立教授入选“中国网事·感动2012”第四季度网络人物评选,成为10个感动网民的“草根英雄”之一。

  10、王强: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

  首篇报道:10月2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70后”教授王强的人生追求》,后续报道5篇。

  主要事迹:王强是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他把大量心血倾注到教学研究上,在被查出身患恶性肿瘤后,更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全神贯注于学术研究工作,指导学生论文。自2008年住院以来,他以惊人的毅力在《中共党史研究》等专业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7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完成著作《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研究》,并获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王强把对工作、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爱延续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对真理、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执著。

  反响:中央领导同志予以高度肯定。报道在全国高等教育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界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各地马克思主义理论知名学者纷纷来电,表达对王强的缅怀与敬佩之情。

  后续:江苏在全省高校系统和社科理论界召开了王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并组织力量系统总结王强的先进事迹。

  十大典型由记者唐湘岳、耿建扩、郑晋鸣、魏月蘅、王晓樱、毕玉才、刘勇、杨连成、夏静,光明网记者唐天、陈勇,健康报记者颜秋雨,本报通讯员王印河、李支国、刘庆林、宋国强、许晨、林一、王昱、张灿强、王建新等报道并提供后续情况。

(责编:吴思瑶(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