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稿:“为民、务实、清廉”——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高丽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生在福建,先后任职广东、深圳、山东和天津,66岁的张高丽一直与大海结缘,始终秉持宽阔和开放的“海洋思维”,始终立于改革开放的潮头,低调做人做事,一路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承诺。
11月15日,在京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张高丽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共最高领导层。
11月21日,张高丽卸任天津市委书记。在当天的天津市领导干部大会上,张高丽表示,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坚持廉洁自律、无私奉献,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张高丽还特地强调:“希望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继续对我进行严格监督。今后,如果有人打着我的亲属、朋友或身边工作人员的旗号来办事,无论是真是假,还是三句话:一不要接待,二不要给情面,三决不允许给办事。”
主政多省 经验丰富
2007年3月,入主天津时,张高丽因为长期在沿海发达省份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工作、具有管理大城市的丰富经验而备受各界期待。
主政天津五年多,张高丽始终坚持“标准要高,要求要严,工作要实,调子要低,效果要好,多办实事,少说多干”的原则,努力促进各项工作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
到任第二天,张高丽就来到滨海新区,深入工厂社区港口,详细了解规划建设情况。此后,他亲自担任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领导小组组长,几乎每月去一次滨海新区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同年5月底,张高丽把“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写进了天津市党代会报告的主题,提出统筹滨海新区龙头带动、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各区县加快发展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的战略,一场体现“天津精神、天津速度、天津效益”的生动实践随即展开。
在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双趋缓”的背景下,2007年至2011年天津实现连续五年GDP年均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8.4%,人均GDP去年达到1.3万多美元,跃居全国第一,关停一千多家高污染、高消耗企业,GDP单耗五年下降了21.3%。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天河一号”和“曙光星云”超级计算机、新型运载火箭、直升机、无人机、航天器、纳米技术、大造船、大乙烯等项目建成投产。其中,被誉为“中欧合作典范”的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目前已经下线百余架。到2015年,天津航空航天产业将实现产值1000亿元。“中新生态城”用新的发展理念取得可喜成果。天津这个传统的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与此同时,通过连续奋战九百天全面整治城乡环境、大街小巷,保护历史文化建筑,规划建设中西合璧、古今交融、适合居住的城市,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展会选址天津,天津平均两天就有一个展会,会展经济快速发展,看中的正是它在中国新一轮区域发展版图上迅速崛起的影响力。
1988年,张高丽出任广东省副省长,之后担任常务副省长、省委副书记,并在10年后兼任深圳市委书记。主政深圳的四年正是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和香港回归祖国的最初四年,张高丽着眼于缩小与香港的差距,改造老东门、提升深南大道、扩建机场、建设地铁和滨海大道等基础设施,大力支持华为、中兴等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提出并促成享誉海内外的深圳“高交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划建设国际花园城市,深港合作也揭开新的一页。张高丽和历届市领导一起努力并经中央批准,于2000年在深圳特区成立20周年之际,将邓小平的雕像立在莲花山顶。他还提出让深圳“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目标,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被之后的历届政府所传承。
2001年底,张高丽北上山东,先后出任省长、省委书记。主政山东期间,张高丽致力于发展外经外贸、高新技术、民营经济“三个亮点”,积极实施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的“三个突破”和建设半岛城市群的战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从产业和区域发展的角度为山东经济谋划了战略布局。山东的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06年,山东省的GDP总量超过2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