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20名儿童在校园被枪杀!“心碎”的美国再次把目光转向枪支合法性。不过,人们或许更应该关注人的心理健康。毕竟,枪支如何使用取决于拿枪的人。

美国校园枪击案:因为无解 所以心碎

记者 张 红

2012年12月18日08: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14日,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敦市一所教堂,牧师拥抱为枪击事件死难者祈祷的居民。
  新华社记者 王 雷摄

“大屠杀”震惊世界

12月14日,20岁的亚当·兰扎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新城桑迪胡克小学制造了令全世界都“心碎”的血腥枪击案。根据美国媒体报道,亚当·兰扎首先在家中枪杀了自己的妈妈南茜·兰扎,然后携带南茜购买的4支枪进入学校,血洗了两间教室,在杀死20名5到10岁的儿童和6名成人后自杀。

枪声一响,举世震惊。世界各地的报纸、网站、广播和电视都对该事件进行了持续报道。美国多家主流媒体把此次枪击案称为“大屠杀”。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图片报》的头条是:“恐慌!尖叫!大事件!美国校园发生大屠杀”。

惨案发生后,国际机构和各国领导人均表达了自己的震惊。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全世界的目光中,数度哽咽,几次流泪。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致信康涅狄格州州长,谴责这起“可怕”的凶杀案:“把儿童作为目标令人发指且难以置信”。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说他“极为震惊”,并称这是一起“惨剧”。法国总统奥朗德说:“在这一悲痛时刻,我对小学校园发生的这起造成多人死伤的无以言表的暴力行为深感震惊和悲痛。”加拿大总理哈珀说:“这则消息真可怕。”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说:“我们和美国人民一样对这起无谓且不可思议的恶行感到震惊。”

就连很少公开发表评论的英国女王也开口说:“我非常震惊和哀痛地获悉今天发生的这起重大伤亡事件,特别是新闻提到很多遇难者是儿童。”

下一页
(责编:吴思瑶(实习)、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