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田俊荣
2012年12月18日08: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际环境的新挑战正是科学发展的新机遇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
从经济层面看,世界经济增长可能在较长时间内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市场扩张速度明显放慢,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2003年至2007年,世界经济进入‘黄金增长期’,年均增速4.6%,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降至3.3%,2013年为3.6%,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王一鸣说。
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正掀起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热潮,这是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新一轮竞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力量对比。有学者分析,西方国家到2017年就能完成结构调整。如果一国长期徘徊在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将在未来的全球经济政治版图上难有一席之地。
从资源环境层面看,如今资源能源、气候等全球性问题突出,靠大量消耗资源能源、污染环境的“暴饮暴食”型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
再从政治层面看,原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已被打破,反映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力量此消彼长的新的格局尚在形成之中,美国调整全球战略、重返亚太,这些都使我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过去10多年,中国抓住全球市场显著扩张的‘红利’,利用低成本优势、高强度资源投入迅速扩大生产能力,结果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全球排名推进了四位,已跃居世界第二。现在国际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过去这种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渐渐衰减。”王一鸣说。
机遇和挑战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机遇往往存在于挑战的背后。“国际环境发生的这些新变化表面上看是挑战,但如果应对得当,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说的那样,是一种新机遇。”李君如说。
全球经济进入相对低速增长期,正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的新机遇,有利于我国改变过度依赖外向型经济、“大进大出”的传统发展方式,将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更多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从而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世界范围内的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赛跑”,正是倒逼我们提高创新能力的新机遇,有利于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
资源能源、气候等全球性问题凸显,正是倒逼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新机遇,有利于把资源环境压力转化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动力。
“国际环境的新挑战是传统模式之危,恰恰是科学发展之机。”李君如说。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
机遇极为宝贵,机遇稍纵即逝。如果我们能抓住这样的新机遇,推动传统发展方式转向“注重结构优化、效益增加、过程可持续和成果共享”的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的发展就能更上层楼,全面小康就能建成,人民福祉就能提高。如果无视机遇,错失机遇,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甚至可能掉进“中等收入陷阱”。
王一鸣认为,当前我们紧紧抓住、切实用好新机遇,需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特别是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2001年至2010年,我国消费率从61.4%降到47.4%,其中居民消费率从45.3%降到33.8%,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甚至低于‘金砖国家’的巴西、印度。应当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王一鸣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扶优汰劣,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新机遇正向我们走来。心无旁骛抓机遇,集中精力谋发展,我们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