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永新
2012年12月13日08:3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从“雪中送炭”
到“全程保驾”
被投企业负责人感慨:联想之星的天使投资是名副其实的天使投资
“是当一辈子科学家,还是转做企业家?”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李清文,在参加第三期创业CEO特训班之后,选择了后者。
联想之星的天使投资,更加快了她转型的步伐。其时,她所研制的碳纳米管技术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一些关键应用技术尚未解决,距离市场化还很遥远。2011年上半年,联想之星与当地政府合作注入天使投资近千万元,李清文的苏州捷迪纳米科技有限公司随之成立。
“我们投这个项目,追求的当然不是短期盈利,而是看好碳纳米管未来的市场空间,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 投资经理梁青说,“由于缺乏产业化资金,我国有太多高科技成果‘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被国外同行抢占了先机。李清文老师的碳纳米管技术正面临从样品到产品的门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经费支持、跨不过这个门槛,很可能重蹈覆辙——这当然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梁青道出了联想控股设立天使投资基金的原因。
已有10多年投资经验的柳传志深知:由于高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性强、市场风险大、回报周期长,银行不愿贷款,投资公司不敢投,融资难卡住了许多科技企业的脖子。为此,联想控股于2009年出资4亿元,设立天使投资基金。截至目前,联想之星从学员企业中选择30个项目进行了投资,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医疗健康和TMT(互联网、移动互联网、IT技术)等三大领域,总投资金额近2亿元。
在这30个项目中,联想之星投资时还未成立公司的占42%;已成立公司的,61%的处于无收入状态。
“联想之星不仅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投资团队还持续跟进,帮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建立商业模式,进行‘全程保驾’——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天使投资’。”从英国剑桥留学回来的高始兴博士,凭借国际领先的语音识别技术,创办了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他告诉记者,在联想之星投资团队的帮助下,公司很快明确了市场定位和商业模式。“有联想之星的帮助,我们有信心成为语音领域的第二个科大讯飞。”
从两家联手
到多方协作
开放平台为科技企业全方位提供增值服务
12月2日是星期天。这天下午,江苏省常州大剧院礼堂内座无虚席,近千名当地企业负责人,参加联想之星“创业大讲堂”。主席台上,联想之星的明星学员——大连医诺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文忠和北京英诺格林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徐斌现身说法,柳传志现场点评:“创业初期一般会经历‘蒙着打—想着打—瞄着打’的过程,到最后一定要学会定战略”;“如果说员工是项链上的珍珠,一把手就是串珍珠的那根线,要学会把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讲者娓娓道来,听者频频点头,热烈的掌声不时响起。
常州是联想之星“创业大讲堂”的第六站,此前已在无锡、武汉、成都、北京、天津举办5场。每一站柳传志都亲自领衔,为当地创业者“传经送宝”,听众累计已过万人。
“搭建开放性平台,帮助更多科技创业者,为中国的高科技成果产业化做些事情,是联想之星的不懈追求。”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联想之星总经理唐旭东说。
正是抱着这样的宗旨,联想之星在继开办创业CEO特训班、进行天使投资之后,于2011年组建了联想之星创业联盟。该联盟以CEO特训班学员为主体,联合北京、上海、苏州等地的相关政府部门,红杉、创新工场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以及各类社会专业服务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咨询等全方位增值服务。
与此同时,联想之星还在苏州、天津和上海建立了3个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探索高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联想之星受欢迎的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想。我现在发愁的是,没有那么多‘能做会说’的培训老师。”柳传志告诉记者,得到联想之星培训、投资的学员企业均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有1家在A股上市、1家在新三板上市。“我期待着,若干年以后,在中国百强企业中能见到联想之星学员企业的名字。”
“联想之星‘创业培训、天使投资、开放平台’三位一体的做法,为科技创业快速成长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是加快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开创性探索。”中科院副院长施尔畏表示,“作为联想之星的合作者,中科院会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